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购置税调控打折
2020-01-22 07:48:03
购置税已经开始实施了,但是新政对车市的调节作用却开始渐渐打折,也正是购置税调整的过程中,上海、天津、重庆等城市一直收取“通行费”,以前这些城市的车主不仅要缴养路费,还要缴通行费,上海收取的通行费为每月150元,比养路费(100元/月)还要高。并且,天津市政当局说明,天津将继续征收车辆通行费,其他城市也不例外。
汽车市场这块肥肉,谁都想来吃——政府增值税、购置税、燃油税,以及以前的养路费、过路费、通行费等,各种各样的税费不计其数,让有车一族是感觉到不少压力,尽管平均分配到每个车主身上的税费相对不是那么沉重,但是国家和地方财政从汽车企业和车主身上获得了数万亿的税收,而这些税收拿去干嘛了?更多的是培育了国家不少蛀虫,每年不少的贪官污吏、公费吃喝旅游、学习考察,这就是这些税收的主要支出。即使有国家投资于改善国际民生的工程,最后落到实处的款项却是节节减少。
购置税调整的宏观调控作用打折是明显的,经销商有经销商的对策、地方政府还有地方政府的对策,汽车制造企业也有自己的政策,最后直接或者间接承担庞大的税费的还是车主。因为汽车越来越作为生活用品的代步工具,除了豪华车之外,已经不是什么奢侈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尽管不是快速消费品),税费的转嫁到消费者的可能性就更大,因为汽车消费的消费者弹性越来越小,就如同征收的17%的增值税,最终还是落在买车人的头上,即使购置税调整,中国消费者购车支付的税费仍然很高,其中增值税和购置税相加,至少都有接近20%左右的税费。也就是说,购车者买一台车,要支付车价20%左右的税,国家财政还说降低购置税,让购车人得到实惠,但是仔细想过来,不过是国家财政政策调整让利了一小部分消费者剩余给购车人,而短期内小排量降低购置税,或许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销量,最终国家财政税收的总量并不一定会减少多少,因为汽车销量上不去,即使不下调购置税,国家征税的总量也不一定会高。国家政策以芝麻却换得了个大西瓜,这个西瓜并且不是短期内的西瓜,短期内国家财政收入并不会因为购置税的调整而减少太多,并且,如果购置税调整真正提升了汽车销量,由于时间有限的购置税调整,在将来还可以提高,并且汽车消费的过程中还会有大量的税费收入——燃油税、停车费等别的收入都可以培育起来。
总之,国家购置税的调整并没有让自己的钱袋直接减少了太多,却伤害到了地方政府的利益,于是才有上海、天津和重庆等地方征收的通行费,并且在一定时间内部可能取消,因为地方政府还得平衡地方财政收入,以便于地方政府公务员们高薪的工作、以及他们公费旅游吃喝等的开支,并且还有地方的财政投资民生基础工程建设,所以购车人给政府多做贡献也是好事情。
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在汽车收费和收税方面寻找平衡,国家调整购置税,并且调整幅度并没有达到多数消费者预期,同时庞大的增值税却不调低。另外,即使是没有权利的经销商,也有自己的招数应对购置税的调整,购置税调整较大的车型,特别是那些调低购置税的车型,经销商却不优惠销售了,也就是说,消费者购车的总价和购置税的支出都会上升,因为车价提高了;对于那些购置税调高的车型,经销商却采取降价优惠,车价下来了,消费者购置税支付并没有因为车价降低而相对于原来支付的购车总额有所减少,因为购置税提高了,并且经销商的降价可能提高销量,还能薄利多销。
国家的费税让汽车制造企业和经销商都可以转嫁,而承担这些转嫁的税费的是消费者,目前购置税的调整在现实中却并没有让消费者得到太多实惠,而实惠都是理论上的,因为经销商的营销政策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车行为,购置税的调整,小排量车型的车价却优惠减少,甚至没有优惠了,最终消费者还是望车止步。
防城港治疗妇科费用
潍坊妇科医院
- 上一篇:配悬浮式屏幕新款东风风光580内饰谍照
- 下一篇:清明节刚过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