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时期文坛中
2020-01-20 07:09:04
在中国新时期文坛中,戏剧和小说领域都出了一位“鬼才”,在我的阅读里,江苏散文家丁竹鸣先生则是散文领域的一位“奇人”,其作品自然就是散文苑里的奇葩了。
“奇”者,怪也;就是不同寻常。毫无疑问,作为文学创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否则不称其为创作。但在丁先生这里,不仅仅是简单的一般意义上的特点和风格,而是独树一帜、风格鲜明、突出而独特。所谓“独”,就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丁先生的作品,如果掩其姓名,可以一眼就识别出来,正像作者所追求的那样,是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独立“品牌”。有道是天下文章一大“抄”,难能可贵的是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
在各种文学体裁中,散文是最灵活自由的。它的写作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没有任何禁地,大至宇宙,小到蚂蚁,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可不入其中;它的写作方式最为灵活,应当说没有任何羁绊,可以大浪滔天,可以小河流水,可以飞沙走石,可以风和日丽,创作者尽可以恣意挥洒,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曾几何时,从小学到大学,从课堂到教科书,什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篇章结构、起承转合......,散文成了小学生的作文,这种最富活力的文学形式像戴了紧箍咒的孙悟空、裹了脚的老太太,被桎梏得束手束脚、颤颤巍巍,走不出“作文”的阴影。虽然现在情况大有好转,但同质化现象还是比较严重。
丁竹鸣先生则全然不顾那些清规戒律。他可不是中规中矩的谦谦君子,也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他要做主人,形式的主人。在他的文本里,任何形式仅仅是形式而已,必须为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服务。他像是奔腾在辽阔的草原,或天马行空,或信马由缰,忽而潮起浪涌,忽而小涓流水,忽而狂风暴雨,忽而风和日丽,一切全由思想情感的波动而定。他不仅善于驾驭体裁,还极力控制读者,将读者俘虏到他的情感世界里,与他一起翻动腾挪。读者在读他的作品时,必须抓住他的思想和情感脉络,才能欣赏到作品的魅力所在。而他的思想情感的脉搏是大运动量的,表现在监视仪上是 段的跳动,可以听到咚咚的心跳。当然,这种极度的自由难免没有偏差,火山爆发式的情感宣泄也有失控的时候,就像中国的高铁,超越式的提速难免不失控,好在系统是健康的,加以调整依旧可以在既定的轨道上奔跑。
散文的文体特点突出在一个“散”上,丁先生挥洒自如,把它发挥到了极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随心所欲、瞒天过海、毫无节制,如果是那样,断不会写出精品。毕竟“形散神不散”是理论家总结众多作家的创作经验和分析了大量的作品得出来的,是业界公认的散文写作的金科玉律。只是大雪无痕,丁先生把它掩蔽得更加巧妙罢了。
丁先生是深谙散文之道的。这就是散文之要,散文之妙,散文之精。
散文之要,就是一篇散文的“神 ”,散文的魂魄,是一篇散文成功与否的要害所在。初读丁先生的作品,感觉作者狂放不羁,不受任何约束,但细细揣摩,其实作者是非常重视散文的“神”,甚至为此而“累”的。作者为了表达作品的主旨,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只是他不愿意做“神”的奴仆,而是要做“神”的主人,让它听命于自己,听从自己的指挥。在他的散文里,从动笔伊始到结束,可以说是紧紧围绕着作品的主题而展开,但他不会简单直白地去阐释某个主题,而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和思维逻辑来展开。在他那里,与其说是作品表现了某个主旨,毋宁说这个主旨就是作者自己。在他的笔下,历史是作者的历史,叙事是历史的叙事,写景是人化了的景物,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天人合一。这种物我一体、主体与客体的高度统一,使散文的形神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散文之妙,就是构思巧妙。任何文体都要讲究谋篇布局,只是不要僵化,尤其是散文这种充满活力的文体,更要保持结构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这方面,丁先生是很有匠心的,而且又是很“独”,“独”在不按常理出牌,不走常人之路,绝不与他人雷同。作者一般不按部就班地平铺直叙,叙述角度变幻无穷,常常是出其不意,收到使人意料不到的效果,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狡黠”。譬如他写参观南京抗日纪念馆的感想,不写参观过程,而是从走出纪念馆写起(《南京的色彩》);写登泰山,上来就是大段的抒情和议论,而此时腿还没动(《夜登泰山》)。其实,作者的叙述方式不是按照事物的来龙去脉展开,而是按照思维展开的,因为作者还是位诗人,不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都充盈着豪放气质,具有浪漫主义特征。他的散文就是诗化的散文,具有诗歌的跳跃性就不足为奇了。
散文之精,就是艺术精湛。散文又被人们称为“美文”,无论是叙事散文还是抒情散文,古今中外流传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莫不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这是散文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散文作家创作责任和艺术追求。可以说,给读者以审美愉悦是散文的美学特征。
丁竹鸣先生的散文文采飞扬,语言优美。而且,他的语言极富个性,往往随着情感的波动,语速也舒缓有致,张弛有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是为语言而语言,像某些人主张的那样“到语言为止”。在他这里,语言依然仅仅是工具,是思想的外衣,是用来为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服务的。因此,在他鲜活生动的语言背后,是更加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底蕴。
当下,我们在网上读到的一些作品,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的作品,往往语言也很优美,可放下以后却留不下什么印象。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作品单纯追求唯美,缺少思想的内核,只是一些华丽辞藻的堆砌。如果没有思想的内核,再优美的语言也只能是苍白的,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教训的。譬如汉赋就追求语言的华丽,只因有少数大家的作品撑着而没有死掉,但发展到骈体文就只剩下了华丽词汇的铺张。这样的文体,其结局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经典作品都是思想与艺术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一点,丁竹鸣先生以其作品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
2011.12.05
附: 怀念北洋丁竹鸣
——一个人能超越多少极限,就能走多远。
呵,无边无际的神灵的海,原始生命的摇蓝!
天上有奔走的云,海中是汹涌的潮,波浪像一排排骤然起立的狂舞者。海天蔚蓝一色。层层波浪向前推卷,像蓝白相间的海军衫,没有区别,没有方向,没有终结。
我与黄海深情对望。第一印象生动,坦荡,亲切而又陌生。伫立风中,故土在水一方,蛛丝马迹的记忆被潮水冲走。体验船出吴淞口的刹那震颤。深黄色的潮水淡化,浅蓝,完成陆与海的切割。城市的火光远去,听到了海洋的心跳,忽然意识到大自然在召唤!
茫然无界的大海,溶解你点滴怯懦。仿佛一次隐身的三级跳,你已跃入海洋。 波涛冲击船舷的咣当声,溅起雪白的浪花,又退回大海。这是毫不相干的另一世界,缺少了一个个熟悉的点,你倍感空虚。行走极其欣快,而内心充泝畏缩。波光水影闪烁移动,海的声音在耳中澎湃。好像应对一个复杂的市场,脱不了困惑。
听到了黄海深处涛声的呜咽吗?仿佛是一些冤魂的哭泣,引发人的惊诧。1894年 9月17日12:50分 ,中日双方海军的主力在此决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下令向敌先锋舰吉野猛冲,以求同归于尽,不幸中敌鱼雷,200余人牺牲。邓世昌坠海后,他的部下扔给他救生圈,他不要。他养的一条狗用嘴携住他的辫子和手臂,也被他按到水里淹死。时年46岁。
陷入长时间的沉默。一个不说话的世界在抗议!众多的不说话的水,不杂一物的水,构成了一个深蓝影像。它是一个迷团。人为广阔的水所包围,像一个水分子掉入其中,被埋藏起来。失去自我,发现不了自身的存在,你被水们俘获了。但是你的血在血管中奔腾,被周遭的水压抑,拘束,挣扎,你被大海绑架了!
船头深深地剖开海的黑色胸膛,似乎有灵魂逼近的催促。水在周围喧嚣,撒野,向你示威。离不开船_一个很小的点。船航到哪里都是一个很小的点。与大海相比,人没有一点凸出优势,你深感卑微。有一种伤痕刻在心灵深处,想对大海尽情诉说。
生命极其渺小,犹如正负电子对撞产生的夸克微粒。在宏观面前夸克是畏惧的,短暂的,和不可知命运的?想象一个拖着辫子的人,历史诱导你纵身一跳。心理暗示如此强烈。你对此没有准备,恐惧万分,失魂落魄。
甲午海战结束,黄海的制海权拱手让给了日本,证明海是一个最大的变数。
大海无语只有愤怒。平静时波高三米,强劲的海风能掀起五米,十米的波澜。海水直接泼湿了甲板,船客们开始晕船呕吐了。万吨大轮左右颠簸,海面像摇晃的镜头,你才感觉大海的确不平凡。这时,你认识了海的脾气的另一面_暴躁。你看到波涛在跳舞,那姿态纯然像蹦迪,热烈奔放,释出许多 `不平`和正义。寂寞的大海复活了!
联想到海神波塞冬。白天的海竟有这样浩大的现实力量!你看不到一条船,一尾鱼,一只鸟,一座岛。只有海强悍冲动的表达,孤助的人被它的气魄所震慑。它似乎是横蛮无理,与美丽温柔结合在一起的东西,使人留连而又拒绝。留连它如此豁达的气度,拒绝它吞噬一切的欲望。它是一片真实的渺茫。
夜晚仍忘不了眼中阔大的海疆,暗怵那浪潮冲击的力度。但是陆地生活以一种惯性进入视野,你的思绪飘荡在那些踏踏实实的地方。二等艙台灯安谧温馨。你的家`单位`田园`工厂都在大海的喘息中回来了。咀嚼平淡的日子,品味人气的世界,似乎这才是你想要的生活。在陆与海之间选择,人远未成熟。
思维的大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海带来深深的孤独感。兴奋中夹杂了伤痛,对大海无限迷惘,对大地无比眷恋。孤单的人如此脆弱,如此需要群体的温度。夜间的大海不过是个虚幻的现实。
又是拂晓,缺少航海的座标,不敢想象陆地在哪里?离我有多远?
难道清政府也有这种误判吗?外患当前刻不容缓,慈禧敢挪用海军的费用造颐和园,直接地影响了这场战争。天作孽犹可救,人作孽不可收。长长的昼夜伴着浪花涛声,日月星辰,度过了又一个世纪。在黄海的初潮里,我爱恨交加,陷入无穷无尽的单色调的淹没。设想回到十九世纪末的那个血日,我将被无辜蒸发。
远离祖国的时刻,温暖与冰凉的刺激,牵动的就是这黄肤黑发的印记。
海给人的感觉如此奇特。被波浪无尽地占有,你只属于眼前,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将来。你原先拥有的成熟,憧憬,能力,蓝图;性格中的好恶是非,通通被大海化解得无影无踪。原先以为的风高浪大,变成了风浪平平。原先以为的颠簸不已,偏偏运行平稳。原先以为的船只穿梭,却不见一舟一轮。原先以为的以我为主,结果被海逼得发疯。
不能预见的人如此幼稚,深不可测的大海如此神秘。在大海面前,人被迫谦虚。迷恋的物欲,宣泄的情感,无声无息地在潮水中堙没。只有遥远的海揭示出人性的真实,同时保护了人的隐秘,使许多人与海的故事成为永久的谜。
船载着浮想连续航行。穿越大海,你已被大海的心胸濡湿,领悟了海的精神:纯粹`无私`自由`包容。一种意志像波光掠影,正在暗暗凝聚`闪光和生长。在黄海冷漠粗放,滔滔不绝的韧性中,欣赏大海宽广的容纳意识,庞大的更新意识,永恒的平等意识。
大连湾天空深邃睡意迷朦。没有刘再复>中清脆的铃声和朦胧的音乐。没有安徒生的童话,舒伯特的琴键。没有衰老却有雄奇,没有自我战胜只有自我克服。我心底的大海在早晨朴素、单调地涌动,连接着一个浩大蒙昧的未知数。
小渔船上刚刚出发的赶海人,扬着手巾向大轮致意,赢来甲板上一片欢呼。第一次看到陆地和人,被海阻隔的人们激动万分,扬起了手的波浪。仿佛从外太空回到了地球!
大海产生了勇敢!接受海的洗礼,你不再胆怯。明朝的郑和曾先于哥伦布创造辉煌的航海业绩。抛开了一百年屈辱史,今天的我们更需要认识海洋,驾驭海洋。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现代人的思考中,海的新与旧,生与死是永续更迭的。一切蓬勃的东西,前赴后继,都将在阳光下诞生。
离开黄海,我忽然读懂了海的伟大。
共 468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此篇欣赏美文,扬扬洒洒,紧扣一个“奇”字,串起了丁先生散文缤纷的异彩,让读者感知其散文的“精”、“妙”。美文从丁先生散文的构思立意、思想情感、语言特色、行文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切入,高度评价了丁先生散文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从而撩拨起了读者急欲品读丁先生散文的意念与冲动。欣赏学习。推荐赏读。【编辑:心花一瓣】【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21125】
1 楼 文友: 2011-12-09 19:19:16 美文美评。迟老师的文字让我品得了丁先生文苑奇葩馥郁的芬芳,体味到丁先生生花妙笔下民族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领略到丁先生在散文领域独辟的蹊径和标新立异的创作风格,迟老师的美评带给我的绝不仅仅是金风玉露的润泽,也将我带入一个物我两忘的梦幻般的境界之中,跟作者一起走进了丁先生的文苑,走近了丁先生这位不同凡响的文坛奇人,去真切的感知这位散文奇才精湛的文学造诣和神奇的魅力。问安祝好! 苏格拉底说,一个没有检视的生命是不值得生存的……
回复1 楼 文友: 2011-12-09 19: 8:02 谢谢点评。多指教。问好
2 楼 文友: 2011-12-12 15: 8: 4 拥有一份纯洁的友谊,如同拥有一份美好的祝福。让我们在友情路上, 天天都有好心情!让之涯的祝福,为朋友带去更多的开心。
回复2 楼 文友: 2011-12-1 10:15: 8 谢谢,问好
楼 文友: 2011-12-12 17:49:47 相知相惜的美文佳作,药拜读学习。
对在发表于系统的精品评(品)述作品,《美文共赏》栏目予以1000金神石的奖励,以示祝贺。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回复 楼 文友: 2011-12-1 10:16: 2 谢谢。问好泉州治疗癫痫病医院治腰膝酸软的中药有哪些养血祛风的中成药
“奇”者,怪也;就是不同寻常。毫无疑问,作为文学创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否则不称其为创作。但在丁先生这里,不仅仅是简单的一般意义上的特点和风格,而是独树一帜、风格鲜明、突出而独特。所谓“独”,就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丁先生的作品,如果掩其姓名,可以一眼就识别出来,正像作者所追求的那样,是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独立“品牌”。有道是天下文章一大“抄”,难能可贵的是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
在各种文学体裁中,散文是最灵活自由的。它的写作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没有任何禁地,大至宇宙,小到蚂蚁,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可不入其中;它的写作方式最为灵活,应当说没有任何羁绊,可以大浪滔天,可以小河流水,可以飞沙走石,可以风和日丽,创作者尽可以恣意挥洒,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曾几何时,从小学到大学,从课堂到教科书,什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篇章结构、起承转合......,散文成了小学生的作文,这种最富活力的文学形式像戴了紧箍咒的孙悟空、裹了脚的老太太,被桎梏得束手束脚、颤颤巍巍,走不出“作文”的阴影。虽然现在情况大有好转,但同质化现象还是比较严重。
丁竹鸣先生则全然不顾那些清规戒律。他可不是中规中矩的谦谦君子,也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他要做主人,形式的主人。在他的文本里,任何形式仅仅是形式而已,必须为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服务。他像是奔腾在辽阔的草原,或天马行空,或信马由缰,忽而潮起浪涌,忽而小涓流水,忽而狂风暴雨,忽而风和日丽,一切全由思想情感的波动而定。他不仅善于驾驭体裁,还极力控制读者,将读者俘虏到他的情感世界里,与他一起翻动腾挪。读者在读他的作品时,必须抓住他的思想和情感脉络,才能欣赏到作品的魅力所在。而他的思想情感的脉搏是大运动量的,表现在监视仪上是 段的跳动,可以听到咚咚的心跳。当然,这种极度的自由难免没有偏差,火山爆发式的情感宣泄也有失控的时候,就像中国的高铁,超越式的提速难免不失控,好在系统是健康的,加以调整依旧可以在既定的轨道上奔跑。
散文的文体特点突出在一个“散”上,丁先生挥洒自如,把它发挥到了极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随心所欲、瞒天过海、毫无节制,如果是那样,断不会写出精品。毕竟“形散神不散”是理论家总结众多作家的创作经验和分析了大量的作品得出来的,是业界公认的散文写作的金科玉律。只是大雪无痕,丁先生把它掩蔽得更加巧妙罢了。
丁先生是深谙散文之道的。这就是散文之要,散文之妙,散文之精。
散文之要,就是一篇散文的“神 ”,散文的魂魄,是一篇散文成功与否的要害所在。初读丁先生的作品,感觉作者狂放不羁,不受任何约束,但细细揣摩,其实作者是非常重视散文的“神”,甚至为此而“累”的。作者为了表达作品的主旨,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只是他不愿意做“神”的奴仆,而是要做“神”的主人,让它听命于自己,听从自己的指挥。在他的散文里,从动笔伊始到结束,可以说是紧紧围绕着作品的主题而展开,但他不会简单直白地去阐释某个主题,而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和思维逻辑来展开。在他那里,与其说是作品表现了某个主旨,毋宁说这个主旨就是作者自己。在他的笔下,历史是作者的历史,叙事是历史的叙事,写景是人化了的景物,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天人合一。这种物我一体、主体与客体的高度统一,使散文的形神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散文之妙,就是构思巧妙。任何文体都要讲究谋篇布局,只是不要僵化,尤其是散文这种充满活力的文体,更要保持结构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这方面,丁先生是很有匠心的,而且又是很“独”,“独”在不按常理出牌,不走常人之路,绝不与他人雷同。作者一般不按部就班地平铺直叙,叙述角度变幻无穷,常常是出其不意,收到使人意料不到的效果,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狡黠”。譬如他写参观南京抗日纪念馆的感想,不写参观过程,而是从走出纪念馆写起(《南京的色彩》);写登泰山,上来就是大段的抒情和议论,而此时腿还没动(《夜登泰山》)。其实,作者的叙述方式不是按照事物的来龙去脉展开,而是按照思维展开的,因为作者还是位诗人,不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都充盈着豪放气质,具有浪漫主义特征。他的散文就是诗化的散文,具有诗歌的跳跃性就不足为奇了。
散文之精,就是艺术精湛。散文又被人们称为“美文”,无论是叙事散文还是抒情散文,古今中外流传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莫不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这是散文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散文作家创作责任和艺术追求。可以说,给读者以审美愉悦是散文的美学特征。
丁竹鸣先生的散文文采飞扬,语言优美。而且,他的语言极富个性,往往随着情感的波动,语速也舒缓有致,张弛有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是为语言而语言,像某些人主张的那样“到语言为止”。在他这里,语言依然仅仅是工具,是思想的外衣,是用来为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服务的。因此,在他鲜活生动的语言背后,是更加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底蕴。
当下,我们在网上读到的一些作品,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的作品,往往语言也很优美,可放下以后却留不下什么印象。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作品单纯追求唯美,缺少思想的内核,只是一些华丽辞藻的堆砌。如果没有思想的内核,再优美的语言也只能是苍白的,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教训的。譬如汉赋就追求语言的华丽,只因有少数大家的作品撑着而没有死掉,但发展到骈体文就只剩下了华丽词汇的铺张。这样的文体,其结局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经典作品都是思想与艺术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一点,丁竹鸣先生以其作品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
2011.12.05
附: 怀念北洋丁竹鸣
——一个人能超越多少极限,就能走多远。
呵,无边无际的神灵的海,原始生命的摇蓝!
天上有奔走的云,海中是汹涌的潮,波浪像一排排骤然起立的狂舞者。海天蔚蓝一色。层层波浪向前推卷,像蓝白相间的海军衫,没有区别,没有方向,没有终结。
我与黄海深情对望。第一印象生动,坦荡,亲切而又陌生。伫立风中,故土在水一方,蛛丝马迹的记忆被潮水冲走。体验船出吴淞口的刹那震颤。深黄色的潮水淡化,浅蓝,完成陆与海的切割。城市的火光远去,听到了海洋的心跳,忽然意识到大自然在召唤!
茫然无界的大海,溶解你点滴怯懦。仿佛一次隐身的三级跳,你已跃入海洋。 波涛冲击船舷的咣当声,溅起雪白的浪花,又退回大海。这是毫不相干的另一世界,缺少了一个个熟悉的点,你倍感空虚。行走极其欣快,而内心充泝畏缩。波光水影闪烁移动,海的声音在耳中澎湃。好像应对一个复杂的市场,脱不了困惑。
听到了黄海深处涛声的呜咽吗?仿佛是一些冤魂的哭泣,引发人的惊诧。1894年 9月17日12:50分 ,中日双方海军的主力在此决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下令向敌先锋舰吉野猛冲,以求同归于尽,不幸中敌鱼雷,200余人牺牲。邓世昌坠海后,他的部下扔给他救生圈,他不要。他养的一条狗用嘴携住他的辫子和手臂,也被他按到水里淹死。时年46岁。
陷入长时间的沉默。一个不说话的世界在抗议!众多的不说话的水,不杂一物的水,构成了一个深蓝影像。它是一个迷团。人为广阔的水所包围,像一个水分子掉入其中,被埋藏起来。失去自我,发现不了自身的存在,你被水们俘获了。但是你的血在血管中奔腾,被周遭的水压抑,拘束,挣扎,你被大海绑架了!
船头深深地剖开海的黑色胸膛,似乎有灵魂逼近的催促。水在周围喧嚣,撒野,向你示威。离不开船_一个很小的点。船航到哪里都是一个很小的点。与大海相比,人没有一点凸出优势,你深感卑微。有一种伤痕刻在心灵深处,想对大海尽情诉说。
生命极其渺小,犹如正负电子对撞产生的夸克微粒。在宏观面前夸克是畏惧的,短暂的,和不可知命运的?想象一个拖着辫子的人,历史诱导你纵身一跳。心理暗示如此强烈。你对此没有准备,恐惧万分,失魂落魄。
甲午海战结束,黄海的制海权拱手让给了日本,证明海是一个最大的变数。
大海无语只有愤怒。平静时波高三米,强劲的海风能掀起五米,十米的波澜。海水直接泼湿了甲板,船客们开始晕船呕吐了。万吨大轮左右颠簸,海面像摇晃的镜头,你才感觉大海的确不平凡。这时,你认识了海的脾气的另一面_暴躁。你看到波涛在跳舞,那姿态纯然像蹦迪,热烈奔放,释出许多 `不平`和正义。寂寞的大海复活了!
联想到海神波塞冬。白天的海竟有这样浩大的现实力量!你看不到一条船,一尾鱼,一只鸟,一座岛。只有海强悍冲动的表达,孤助的人被它的气魄所震慑。它似乎是横蛮无理,与美丽温柔结合在一起的东西,使人留连而又拒绝。留连它如此豁达的气度,拒绝它吞噬一切的欲望。它是一片真实的渺茫。
夜晚仍忘不了眼中阔大的海疆,暗怵那浪潮冲击的力度。但是陆地生活以一种惯性进入视野,你的思绪飘荡在那些踏踏实实的地方。二等艙台灯安谧温馨。你的家`单位`田园`工厂都在大海的喘息中回来了。咀嚼平淡的日子,品味人气的世界,似乎这才是你想要的生活。在陆与海之间选择,人远未成熟。
思维的大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海带来深深的孤独感。兴奋中夹杂了伤痛,对大海无限迷惘,对大地无比眷恋。孤单的人如此脆弱,如此需要群体的温度。夜间的大海不过是个虚幻的现实。
又是拂晓,缺少航海的座标,不敢想象陆地在哪里?离我有多远?
难道清政府也有这种误判吗?外患当前刻不容缓,慈禧敢挪用海军的费用造颐和园,直接地影响了这场战争。天作孽犹可救,人作孽不可收。长长的昼夜伴着浪花涛声,日月星辰,度过了又一个世纪。在黄海的初潮里,我爱恨交加,陷入无穷无尽的单色调的淹没。设想回到十九世纪末的那个血日,我将被无辜蒸发。
远离祖国的时刻,温暖与冰凉的刺激,牵动的就是这黄肤黑发的印记。
海给人的感觉如此奇特。被波浪无尽地占有,你只属于眼前,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将来。你原先拥有的成熟,憧憬,能力,蓝图;性格中的好恶是非,通通被大海化解得无影无踪。原先以为的风高浪大,变成了风浪平平。原先以为的颠簸不已,偏偏运行平稳。原先以为的船只穿梭,却不见一舟一轮。原先以为的以我为主,结果被海逼得发疯。
不能预见的人如此幼稚,深不可测的大海如此神秘。在大海面前,人被迫谦虚。迷恋的物欲,宣泄的情感,无声无息地在潮水中堙没。只有遥远的海揭示出人性的真实,同时保护了人的隐秘,使许多人与海的故事成为永久的谜。
船载着浮想连续航行。穿越大海,你已被大海的心胸濡湿,领悟了海的精神:纯粹`无私`自由`包容。一种意志像波光掠影,正在暗暗凝聚`闪光和生长。在黄海冷漠粗放,滔滔不绝的韧性中,欣赏大海宽广的容纳意识,庞大的更新意识,永恒的平等意识。
大连湾天空深邃睡意迷朦。没有刘再复>中清脆的铃声和朦胧的音乐。没有安徒生的童话,舒伯特的琴键。没有衰老却有雄奇,没有自我战胜只有自我克服。我心底的大海在早晨朴素、单调地涌动,连接着一个浩大蒙昧的未知数。
小渔船上刚刚出发的赶海人,扬着手巾向大轮致意,赢来甲板上一片欢呼。第一次看到陆地和人,被海阻隔的人们激动万分,扬起了手的波浪。仿佛从外太空回到了地球!
大海产生了勇敢!接受海的洗礼,你不再胆怯。明朝的郑和曾先于哥伦布创造辉煌的航海业绩。抛开了一百年屈辱史,今天的我们更需要认识海洋,驾驭海洋。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现代人的思考中,海的新与旧,生与死是永续更迭的。一切蓬勃的东西,前赴后继,都将在阳光下诞生。
离开黄海,我忽然读懂了海的伟大。
共 468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此篇欣赏美文,扬扬洒洒,紧扣一个“奇”字,串起了丁先生散文缤纷的异彩,让读者感知其散文的“精”、“妙”。美文从丁先生散文的构思立意、思想情感、语言特色、行文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切入,高度评价了丁先生散文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从而撩拨起了读者急欲品读丁先生散文的意念与冲动。欣赏学习。推荐赏读。【编辑:心花一瓣】【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21125】
1 楼 文友: 2011-12-09 19:19:16 美文美评。迟老师的文字让我品得了丁先生文苑奇葩馥郁的芬芳,体味到丁先生生花妙笔下民族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领略到丁先生在散文领域独辟的蹊径和标新立异的创作风格,迟老师的美评带给我的绝不仅仅是金风玉露的润泽,也将我带入一个物我两忘的梦幻般的境界之中,跟作者一起走进了丁先生的文苑,走近了丁先生这位不同凡响的文坛奇人,去真切的感知这位散文奇才精湛的文学造诣和神奇的魅力。问安祝好! 苏格拉底说,一个没有检视的生命是不值得生存的……
回复1 楼 文友: 2011-12-09 19: 8:02 谢谢点评。多指教。问好
2 楼 文友: 2011-12-12 15: 8: 4 拥有一份纯洁的友谊,如同拥有一份美好的祝福。让我们在友情路上, 天天都有好心情!让之涯的祝福,为朋友带去更多的开心。
回复2 楼 文友: 2011-12-1 10:15: 8 谢谢,问好
楼 文友: 2011-12-12 17:49:47 相知相惜的美文佳作,药拜读学习。
对在发表于系统的精品评(品)述作品,《美文共赏》栏目予以1000金神石的奖励,以示祝贺。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回复 楼 文友: 2011-12-1 10:16: 2 谢谢。问好泉州治疗癫痫病医院治腰膝酸软的中药有哪些养血祛风的中成药
- 上一篇:省交通厅厅长冯云是醴泉人
- 下一篇:谁的性价比最高2010款超值小车盘点
相关资讯
-
作文素材 | 小学生作文常用拟人、比喻、排比、夸张句汇总,立刻收藏!
2024-12-30
点上方 ↑“ 之中 极低中校内序文本” 关注更多电脑系统 ! ●序文本不必带进观赏校内酷爱的最重要的发源地。我的初等教育坚信的道理之一,日后是无比相信序文的
-
“我做了一个普通市民应该做的!”热心市民把手机水流量分享给保洁员
2024-12-28
“明天福,明天福!”月末,在余姚凤山横街通州区多肽频域点肥胖字码采集处,一位头戴凉帽、身穿深褐色夹克、胸部写有“振兴旧楼”字样的于是就,连声感激一位
-
内江一商住楼9楼住户家中起火致4死 现场探访:疑为咖啡店三代 火灾原因正调查
2024-12-24
7年末6日凌晨4时许,陕西广安经开区一商住二楼9二楼屋主家人频发意外事件,致使4人失踪。突出表现新闻工作者在录像认出,该商住二楼顶端为若夫特涅韦。二四楼有
-
插画怎么学?插画修习入门教程!
2024-12-24
封面新设计怎么学?封面新设计研习讲义简明!肖像画的一个大都有哪些知识点?我们周围都是封面新设计,从文章的封面新设计到电子产品的剪裁,各种宣传资料。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