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为什么爱坐黑车
2020-03-06 03:10:49
所谓“黑车”,简单的说就是指没有运营手续又干着运营的活儿的车辆(本文所指是其中的轿车部分)。因为脱离了相应的监管,这类车辆一直是政府打压的对象。可老百姓对黑车却没那么讨厌,因为它无处不在价格又灵活多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还是那句老话:“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些散布的城乡各个角落里的黑车有点像“野草”,怎么也消除不干净。有关部门对此事感到“头疼”的时候,应该再找找深层次的原因或者换个思路看这件事也许能“柳暗花明”。
一、 出租车行业垄断地位所致
多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出租车行业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价格垄断、车型垄断、规模垄断,要想挤进去 “一杯羹”并非易事。
1、价格偏高,让“黑车”有生存空间 据北京出租车行业的一位专家介绍,北京有出租车公司272家,出租车(轿车)6.3万多辆,而全市的“黑车”也是这个规模。基本是各占了半壁江山。北京的出租车从去年5月20日起每公里价格由1.6元调至2元,对于居家过日子普通百姓来说,选择打出租车的人少了许多,除了有特别紧急的情况。但“黑车”就不同了,价格好商量容易被人接受,我一个朋友经常坐这样的车,认为:“不仅方便,关键是价格能‘砍’,合适就坐,不合适再找,反正这种车挺多的。比如前两天她给亲戚送东西,从永华北里去兴涛社区往返差不多10公里就花了15块钱,要是出租车怎么也得20多块。”
据了解,出租车司机每月要给公司交“份钱”基本在五、六千元这个水平,双班司机交的比单班司机要少些。一个月的总收入减去“份钱”才是个人所得,“忙了一个月也就2000多块吧。”所以,从事同样的“工作”,出租车司机要比“黑车”辛劳的多,两者收入却差不多。
2、远郊及城乡结合部“无车”愿去
有一次,我在南四环想打车去大兴,没想到连续拦了3辆车均不成功,司机一听是去“大兴”都摇头。理由分别是:“马上要下班了,要赶紧回队交车”、“要接孩子,不能去那么远”、“家里有事”等等,“你这不是‘拒载’吗?”“没办法真的有事,理解一下吧。”后来终于等到一辆首汽的车;“师傅,我去大兴,你不会也拒载吧?”“不会不会,我哪儿都去。”在路上和师傅闲聊,才得知“这些车不愿意去大兴是担心回来时拉不着活儿,空着往回跑不划算。毕竟不是城区,花几十元钱进城的人肯定少。”所以,很多地方没有出租车,“黑车”自然就盛行起来。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能发现许多小区、医院门口、公交车站附近都停着不少等活的非出租车,主要是经济型的车,以夏利、吉利居多,还有羚羊等。这些车主们有的下岗了,有的是自谋职业者。看起来他们之间还比较默契,大家自觉排队,很少有人“加塞”。这些车也在“运营”却成了城市管理的“真空区”。
3、高“门坎”滋生收入的“灰色地带”
换位思考一下,黑车师傅们也不愿意加入“正规军”:“条件太高也太累,开个黑车虽然不好听,靠自己劳动能挣点饭钱就行了。”对于大量黑车的存在,有些人也打起了创收的主意,前两天被媒体披露的在顺义开黑车的张先生的车被扣7天被罚了700元的事,又一次将对黑车的管理推入尴尬境地。这700元收费的项目是“引导服务费”,张先生说:“认罚,不明白什么叫‘引导服务费’想要搞明白收费明细。”记者了解后得知此项目发改委“从来没审批过”。如果这次张先生不较真的话,这700元可能是只有双方当事人知道的秘密了。至于哪些人得利就更不得而知了。
二、 开放出行租车市场的,让城市“活”起来
1、 降低入行“门坎”,增加就业渠道
有时候在路上,也能发现个体出租车,和正规出租车一模一样。一次我碰上一位开丰台个体出租车的师傅:“您怎么是个体呀?和其它出租车有什么不同?”他说:“交的钱少也自由,车款自己付,每月要交管理费也就千把块钱,剩余就是自己的了,辛苦点也值。不过‘个体’早就不批了,全市也就1000多辆。”对黑车的管理可以参照“个体”的做法,政府可以规定中、低两种车型和基本价,城区和郊区适当有点区别也无妨,低档车的运营范围以郊区为主。这也符合区域化管理的原则。关键的是要降低上缴的费用,通过市场化运作,让黑车正大光明起来,堂堂正正的当司机。也许这是一条既达到规范城市管理的目的又能解决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条出路。
2、 政府部门要“非常认真”的强化服务意识
“十七大”报告把关注民生问题,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重视,确实让人振奋。在和车友们谈论此话题时,却有人担忧:“中央的政策好是好,可到了下面落实成什么样就难说了,有些部门‘衙门’气特足。”如何管理黑车就是一个客观存在民生问题,有关部门不应以“净化市容或怕麻烦”为由而强制取缔;对有意从事这项工作但在某些环节上未达标的人不能以“去把这些都办齐了,再来。”的说辞将其拒之门外,而应热情的帮助这些“准从业者”出主意想办法促成功才是。说到这里,我想起朋友曾向我说起香港的唱片业十分发达的事,“你知道这些唱片是在哪生产出来的吗?”“在居民区的小房子里,没想到吧。”我在吃惊之余,确实也佩服当地政府为纳税人着想的务实作风。
照此分析,把黑车纳入统一管理渠道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看你想不想解决,是不是真正从社情民意出发考虑问题。国家增加了税收,当事人有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又弥补了部分区域交通不便的不足,形成通达和谐的大势,利国利民何乐而不为呢?医学上有个说法,叫“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黑车的管理体系不畅,才造成了今天的混乱局面。只有理顺渠道,被冠之以开黑车的人才能不“黑”,“黑车”也才能真正摆脱让人又爱又恨的两难境地。
所以,黑车的命运从这个角度看也考验着政府是否在“非常认真”的解决民生的问题上下功夫。不是吗?
治阳痿36小时长效
哈尔滨治疗妇科医院
- 上一篇:落叶的梦
- 下一篇:新马自达6欲走高端与老款车型夹击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