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下半年开始
2020-01-15 00:33:50
中国汽车的“标准”之痛 安全标准漏洞太大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中国C-NCAP机构将提升其碰撞标准的评分机制,据说此举可以让所有参与碰撞测试的新车在得分上平均降低3分左右,从而避免获得五星或六星评级的车型过多的情况出现。这种“全国山河一片红”的现象曾经让C-NCAP饱受质疑。
由此,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几年前的雅阁“婚礼门”事件,在最终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给出的事故鉴定报告中,涉案的广本雅阁“符合相关汽车制造标准”,于是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其实,这份检测报告完全依照的是中国汽车制造标准,从法律角度上讲可谓是“无懈可击”。
归根结底,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便是中国的汽车制造标准过低。判定一款车质量高低的依据是该国的汽车制造标准,中国生产的很多车型如果放到欧洲去卖,质量肯定是无法过关的;但是在中国,却能“符合相关汽车制造标准”——这就是中国汽车的“标准”之痛。
中国汽车制造安全标准漏洞太大
中国的汽车制造安全的基础标准是“GB”。发现,在该白皮书以及书中所提到的其他引用标准中,并没有针对车架安全结构件的标准细则。换句话说,既然国家标准都没有对车架安全结构件作出强制性标准,那车厂在实际生产中“阉割”掉车身防撞梁等结构也就是合法的。社会上不少人认为,日系车不结实的原因是因为“钢板太薄”,经过实际测量,其实日系车的钣金钢板并不比德系车薄,都符合0.7毫米的国家标准,个别日系车钣金钢板甚至可以达到0.8毫米的厚度。
那么为什么国产日系车的安全口碑不好?因为日系车对于中国汽车制造安全标准的领悟相当透彻,他们发现,哪怕没有防撞梁结构也可以在中国上市销售。有人说这种行为是“钻法律的空子”。没错,但说到底还是我们自己的“法律”有问题。
曾几何时,上海大众Polo汽车“砸墙钉”的电视广告曾经随着POLO强大的安全性表现红遍全国。严谨的德系车领悟中国汽车制造安全标准的过程要比日系车慢一些,上海大众第一代POLO质量最接近欧洲标准;到了第二代,很多东西被减配,后轮刹车盘变成了刹车鼓;到了第三代,连后防撞梁也被取消掉了。如今的POLO已经不是原来的POLO,德系车也终于领悟到中国汽车制造安全标准的真髓——尽管大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变化。
反观欧洲的标准,对车架结构件以及车身安全件均作出了详细规定。欧州车主只要发现汽车某个“非损耗”零部件出现故障达到三次以上,就可以向政府相关部门递交质检申请,一旦被检测出确实存在问题,车厂将对同批生产的同型车辆实施召回。遗憾的是,在对应的国家标准中,我们看不到这样的明文规定。
安全碰撞标准不等于汽车制造标准
国内近几年兴起的C-NCAP新车碰撞测试主要依据“GB11(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GB”以及“GB”三条标准构成。在“GB”以及“GB”这两本白皮书的前言中,居然看见“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汽车公司”以及“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堂而皇之地位列“起草单位”之中——这些汽车制造商并非是简单的“顾问单位”角色,这是C-NCAP和权威的欧洲E-NCAP最大的区别之一。
堂堂一个国家标准,居然是由商家来起草拟定,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些商家很有可能从中获利,而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车主——试想一下,如果相关的药品标准也由药品商来负责起草的话,会是个什么后果?由此见得,C-NCAP先天不足。
如果不是顾及到公关宣传的需要,诸多车厂完全可以不理会C-NCAP。查阅C-NCAP的站就会发现,其实很多市售车型都没有在C-NCAP做过碰撞测试,这就证明了C-NCAP并非是标准强制性机构。C-NCAP标准的制定借鉴了1994年和1995年出台的“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标准,但C-NCAP标准的水平还要略低于ECE标准。欧盟规定,只要是达到ECE标准的车型就可以进入欧盟市场销售,来自民间测试机构的E-NCAP被界定为“非标准强制性机构”。这就是为什么江铃陆风、华晨骏捷(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 4S店)等中国汽车能得以进入欧洲市场的原因。举个例子,作为官方的强制性ECE安全标准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会考,学生只要通过会考就可以拿到高中毕业证;而E-NCAP标准则相当于高考,通过“高考”并不能代表高中毕业。因此,E-NCAP无法对中国汽车进军欧洲市场形成任何阻碍。但是,E-NCAP的权威性会对汽车产品的口碑度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能左右其市场销量,这才是E-NCAP的杀手锏。
反观C-NCAP,却沦为车厂的营销工具——据统计,超过半数的被测试车辆在C-NCAP都能获得四星以上的好成绩。如此一来势必在公众中丧失权威性,其影响力也就逐年走低。作为一个非强制性的碰撞测试机构,如果一旦丧失了权威性,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了。
6:2——C-NCAP VS. E-NCAP
改版后C-NCAP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把偏置碰撞的速度由56公里/小时提高至64公里/小时,并对后排女性假人增加头部和胸部的定量评价。
B。增加考察车辆在发生追尾后的安全性能的“鞭打试验”和行人保护试验。
就实际情况来看,这两条新增加的试验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因为C-NCAP满分是51分,在普遍降低3分的前提下,半数以上的被测车型依然可以通过四星安全评价。和权威的E-NCAP比较,C-NCAP除了侧面碰撞条件与之一致之外,其余的碰撞测试不论是碰撞速度、碰撞壁障的设置,或是仿真人体测试,均比E-NCAP宽松。此外,在GB白皮书中还有这么一句颇有意思的话:“如果有必要,应使用辅助定位装置将壁障固定在地面上,以限制其位移。”从这句话可以看出,C-NCAP的碰撞壁障是非固定式的,碰撞中会产生轻微的位移。不要小看这种轻微位移,据估算,采用非固定式碰撞壁障的C-NCAP,其50公里/小时的正面碰撞测试效果甚至比不上E-NCAP在30公里/小时车速条件下的正面碰撞效果。此外,E-NCAP还规定在8公里/小时的相对速度下被追尾,后保险杠不得产生变形——单此一条,恐怕绝大部分在C-NCAP获得五星六星的评价的车型都无法做到。
其实用大量数据来论证两种碰撞测试的区别并非难事,但恐怕大多数读者对过于专业的论证方式无法接受,在此不妨用简单的、非科学性的类比方法在感性层面来比较C-NCAP和E-NCAP的差异——迄今为止,中国制造的乘用车在E-NCAP所获得的最高评级仅为两星,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C-NCAP的六星仅仅相当于E-NCAP的两星。
中国标准护的是谁的短?
早在几年前,有关中国汽车安全标准太低的说法就已经见诸媒体。当时有专家为此辩护说,因为我们国家汽车工业底子薄,仍然处于成长阶段,如果不对我们的汽车工业进行保护,如果标准立得太高,将会对中国汽车工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
到了现在,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所有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车厂几乎全是吉利、奇瑞这类的民族自主汽车工业。而一汽和二汽这样的超大型中国汽车国企集团,却几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集体去势,沦为外国品牌的“打工仔”。看来哪怕一步都不迈,蛋也会被扯掉的。
中国的汽车标准是个安乐窝,中国汽车国企集团在这张硕大的保护伞之下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尺度一旦拿捏不准,“保护”就变成了“护短”。
河北治疗男科医院包头治疗白癜风医院
经常腹泻的原因
- 上一篇:广汽集团1月销量微跌0
- 下一篇:增长加速
-
鬼马少女雨的玛丽珍鞋
2024-12-09
不少姐弟都换清凉穿戴搭了,如果再次穿戴鞋子、小白鞋这类不透气的鞋子,就有些捂右脚了哦~ 不如尝试下没有人有人季节属性的玛格丽特古德鞋吧,一年四季都可穿
-
何时拔除您的 Android 缓存以及具体操作方法
2024-10-24
无论您保有 Galaxy S21(如上图)还是其他 Android PDA,清理点击器调用和 cookie 都比您显然的要容易。 无论您使用哪种Android 智能PDA,偶尔清理PDA的调用和 cookie 都是一个好
-
共赏盛夏奇观!vivo S15系列快闪大型活动来袭,热闹非凡
2024-10-19
就在日前,vivo另一款了全新的#vivo S15#复刻版APP,欣赏了网友们的关注。为了让大家感受受到该复刻版机型的歌舞片感受制作意志力,vivo官方还在新机发布的同一天举办
-
水击实验控制系统
2024-10-17
井水挥反常是一种典型的有压 管线非恒定流问题,在井水挥反常中,由于绝热变化急剧,不必考量流体的压缩性及管线的黏性 。井水挥反常可约略作如下描述:有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