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的成长语境
2020-02-10 17:22:39
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表态,继续维持着对国内金融环境的良好预期。刚刚结束的亚欧首脑峰会,中国在保证金融和经济稳定的成绩,已经得到了更多国家的肯定。宏观层面的消息多少给国内消费者吃了几颗定心丸,但却没有让国内车市有好转的迹象。
金九银十马上就要过去,市场的低迷依然可以预见。年终会有所起色么?坊间传出北京要在明年限制新车上牌数量的消息,打乱了消费者的持币待购的攻守同盟,或许以此为导火索,年终时节迎来车市的小高潮,也未可知。
中国车市与欧美车市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在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还是一个未成熟的消费市场,一个成长过程中的汽车市场。成长性将成为看待中国市场预期的一把钥匙。
中国人爱面子,对中国人来说,汽车消费除了对车本身的需求外,还增添了许多社会功能,比如,大车消费就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混合动力汽车同样具有如此作用,因此,丰田雷克萨斯LS系列在中国,混合动力版比普通版的比例则会达到30%的比例,而美国仅仅是10%;但对于紧凑型混合动力车普锐斯来说,情况却恰恰相反。
中国车市的成长性还表现在,尽管整体车市呈低迷状态,豪车消费却逆市飞扬。
媒体报道,各大品牌今年在华总销量普遍比去年同期出现下降。但旗下高端品牌的销量却依然一路高涨。根据奔驰日前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奔驰在整个大中华地区的销售量达到3.24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54%,不仅创下新的历史纪录,而且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销售。无独有偶,在大众今年前9个月的在华销量中,高端品牌奥迪共销售89715辆(包含9899辆进口车),同比增长19.2%,9月更是创下超过1万辆的历史最好成绩。而在所有车型中,奥迪Q7增速最猛,前9个月在国内的销量增速高达78%,远远高于奥迪在全球的其他市场;作为通用的高端产品,凯迪拉克今年的销量虽不尽如人意。但在新消费税实施后的9月,凯迪拉克却迎来了近40%的环比增幅。
中国车市的成长性,决定了其发展的飞速性。汽车厂商都卯足了劲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引进车型无数,本土研发少有,像新宝来这样的车型,笔者认为早在七年之前就应该出现。其次,片面追求增长的高速,稍有放缓便怨声载道,这反映了国内汽车厂商普遍存在的某种程度上的投机性,这种投机性导致了其浮躁性。成长性还有一个显著的表现,即买涨不买跌。豪车的消费便是一例。但在大众汽车市场,由于厂商的投机性和浮躁,整体的降价潮不断,这造成持币待购,形成恶性循环。降价这种最低级的营销手段,已经葬送了“买涨不买跌”的可能性。
中国车市的成长性另外一个特征,表现在国内车市极易受到外部条件的风吹草动而产生变化,如今年遇到的自然灾害、地震、奥运等。并且,由于成长过程中中国车市的这种不确定性,极易使得这些外部因素造成的影响得到持续和蔓延,从年初的北京车展,到奥运会,以至传说中的限牌,之间大大小小的事件形成了中国车市的魔咒,困扰着成千的汽车经销商们,让国内车市突然之间便阵痛不断。
油价的上升在根本上煎熬着车市的发展,9月份国内小车销量的上升,从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市场对油价的焦虑。但单纯的油价上涨,并不能形成对车市的如此威力。不管是国际原油价格的动荡,还是国内即将推出的燃油税,国家对油价的控制还是很平稳的。而今年车市的低迷,应解读为众多外部因素的作用,引爆了人们对油价焦虑而发的消费积极性不高。
中国市场的成长性,决定了一方面国内汽车消费的主要动力虽然会受到出口下滑影响,但主动消费的态势仍在,仍有很多无车族期待着实现汽车梦,但小车的回暖只是一个短暂现象,业界也并不持多少乐观态度,国内车市还远未到达一个小车消费稳定增长的成熟阶段;另一方面,中国车市成长的不确定性又使得种种外部因素的负面效应叠加,对车市造成打击。即使诸多外部因素不存在了,车市回过神来,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中国车市的低迷与国际车市低迷不同在于,全球车市的低迷起因是源于美国金融风暴形成的消费萎缩,但更根本的原因是美国汽车市场消费文化的失败。由于美国汽油长期受到政治保护,鼓励了美国大车消费,这种从根本上违背市场规律的做法,在保证了美国国民享乐生活的同时,也窒息了汽车巨头的未来。金融危机的产生,使得国际车市向经济节油方向发展的呼声更加迫切,但所谓积重难返,对美国汽车巨头来说,这种转变将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因此,全球车市的低迷,是世界汽车产业发展亟待战略转型的反映。而中国市场的低迷源于中国车市的成长性和不成熟性。我们看到,正是这种不成熟性或许会使中国车市在将来全球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中更具有主动性,因为其汽车文化的可塑性。这需要国内车厂在新能源技术上的赶超,同时也有赖于国内油价与市场的逐步接轨,美国的教训我们应该吸取。
安阳妇科医院哪家好
宿迁十佳男科医院
- 上一篇:六界仙姝 第三十三章 水夏大将
- 下一篇:铜锣窝里出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