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迈入血统淡化期
2020-03-01 13:13:33
“谈血统”已是陈词滥调?
“买车,是买日本车还是德国车?”类似的问题曾是许多买车人共同的疑问。然而,如今这些问题正越来越难回答。原因在于“混血儿车型”的比例正在迅速攀升,并在不久将会占领车市半壁江山。
混血儿车型,其实就是指汇聚多国智慧的汽车。这不但是当前汽车全球化发展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近几年汽车发展的趋势。仅仅在中国,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产品。就以雪佛兰乐风为例,有人根据品牌认为它是美国车型,有些车迷则指出这是一款韩国血统的车型。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乐风是由意大利乔治亚罗工作室设计、采用韩国大宇KALOS车型平台研发、配备澳洲霍顿发动机、日本爱信变速箱并且由中国泛亚技术中心进行本土化改进的车型。又如我们本土的华晨骏捷,它是由意大利人设计、德国流水线生产、英国人调校底盘、中国人制造营销,部分车型更是采用日本发动机。有厂家把这类“混血”车型叫做世界车,它们正不断改变着汽车生产的方式。
如果以动力系统中最重要的发动机、变速箱来定义“血统”,那么奇瑞旗云就是美国车、比亚迪F3就是日本车,甚至令很多人着迷的微型车smart,它的发动机也是三菱提供的,并与三菱微型车i装配的完全一样。如果以品牌的集团归属地来定义“血统”,那么大宇就是美国品牌、劳斯莱斯就是德国品牌、捷豹路虎就是印度品牌。如果以车型上的品牌来定义血统,那么在世界各地分别挂有别克、雪佛兰、铃木、大宇的凯越车型,就更难以被界定。
现在自主品牌也好合资品牌也罢,在国内投产的车型都已经注重原创性和独立性。自主品牌不再盲目仿造国外名车的外形,而合资品牌也开始思考国外热销车在国内是否会“水土不服”。于是,别克新凯越、大众朗逸、新宝来等挂有国际品牌却在中国独有的车型焕然而生。在这些汇聚各国技术的原创新车面前谈“血统”,可就成了陈词滥调。如果硬要分个明白,恐怕只有看这个车整个开发过程由谁主持,它的技术、设计和开发理念符合谁的标准。不过这也许仅仅是当前所能做的评判标准,随着汽车设计全球化、零配件供应全球化乃至人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汽车血统论也将不复存在。
车消费迈入“血统淡化期”
血统,也许很重要,也许并不是那么重要。中国的消费者对于汽车“血统”的认识已不再盲目,买车毕竟不是富人养宠物一定要纯种,车更重要的是实际表现。任何国际品牌的汽车都已是“全球智慧的结晶”,如果再追求彻头彻尾是不是都出自一个地区,那未免太“肤浅”了。
车消费迈入“血统淡化期”·现状
汽车全球化:淡化血统,凸现品牌 毋庸置疑,在全球化的旗帜下,汽车的血统属性越来越模糊,品牌所代表的服务、文化正成为产品区分最核心的价值。
日系车省油、德系车安全、法系车时尚、美系车大气……长期以来,在国人心目中,一辆轿车的“血统”,已经与其品牌固有的特征和优势划上了等号。以往,在新车推介时,强调“血统”也成为彰显车型竞争力的重要一环。然而这种血统论目前正在越来越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自身品牌的树立和本土化进程的加快。
其实,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兼并重组浪潮,汽车品牌的“血统”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原有“6+3”格局中,通用、福特、戴克以及雷诺日产联盟,旗下都拥有来自欧洲、日本或美国的不只一个子品牌。出于降低研发成本的考虑,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几大集团都对全球研发资源进行了整合,推行全球平台战略,打造全球车型。于是,在市场上出现了基于雷诺梅甘娜平台的日产TIDDA、基于欧洲福特蒙迪欧平台的马自达6等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企业负责人表示,即便是丰田、大众、本田、宝马等国别色彩较强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产品研发本地化的特征也日渐显著。它们在特定市场推出的产品,无论是外部造型还是底盘技术,都越来越多地融入了本地特色。全球平台与本地化改造,已让车型“血统”的界定越来越模糊。挑战汽车“血统论”最彻底的企业是通用。目前,通用在全球建立了7家设计中心,其中,豪华后驱平台和紧凑型交叉车型平台开发在北美,中型和紧凑型乘用车平台开发在欧洲,全球最大的后驱工程设计中心在澳大利亚,韩国通用大宇负责小型乘用车平台研发,中国泛亚技术中心承担微型乘用车平台研发,巴西设计中心则主要开发小型卡车。不仅如此,通用每一家设计中心开发的车型,都可以充分利用通用全球的研发技术资源,面对的都是全球市场,并且在不同市场采用不同的品牌。按照这种思路,中国的别克凯越,在北美挂上了铃木商标,在英国则叫沃豪(VAUXHALL);澳洲霍顿CAPRICE,在中东称作雪佛兰。
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说,类似通用这样的跨国汽车公司,不会在一个实验室里就把一台车开发出来,首先要搭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的产品准备打多个品牌,同时在多个国家制造、销售。基于全球市场的共性,基础研发只能做50%左右,然后让各个地方市场完成后期的本土化开发。这个后期开发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同时也要吻合当地的要求。“有的公司做了50%以后,就让各地方去做了,有的是60%,但是前期开发也是全世界的工程师在一起研发的。”
这个研发过程正是所谓的“平台化”。丁磊说,一个平台可能衍生出20多款产品,形成上百万辆的生产和销售。
毋庸置疑的是,在全球化的旗帜下,汽车的血统属性越来越模糊,品牌所代表的服务、文化正成为产品区分最核心的价值。已经形成的事实是,伴随全球化的蔓延,世界各地消费者的意识和期望也愈加趋同,跨国汽车公司的研发、生产模式在全球性经营活动中,所遇到的障碍越来越小,能量越来越大。
就如专家所言:其实论车子的“出身如何”,只要是质量过硬,价格合理,自会赢得消费者的拥戴;相反,即使“血统”再“纯正”,却存在着质量的隐患或是设计的硬伤,又怎会赢得消费者长期的信赖呢?
在延续了A级车市"动感时尚"的设计语言的基础上,LAVIDA朗逸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设计DNA--"融合"。上周,上海通用汽车正式公布了别克新凯越三厢轿车的市场销售价格,七款车型的价格区间从10.38万元到14.98万元。
车消费迈入“血统淡化期”·变革
新凯越:别克重心转移到中国的标志
上周,上海通用汽车正式公布了别克新凯越三厢轿车的市场销售价格,七款车型的价格区间从10.38万元到14.98万元,据悉,目前全国别克4S店的新凯越展示车都已到位。
“凯越到底是不是韩国车?”的争论从2003年便早已开始,至今依然还能被常常提起。因此,对于新凯越换代,上海通用极为谨慎。早在2006年,上海通用曾打算引进中国台湾版的凯越,挺进高端A级车市场。但出于各种原因,中国台湾版凯越迟迟未在中国大陆露面。最后,上海通用最终决定引用泛亚技术中心的成果,生产本土化研发版的新凯越。一位熟悉新凯越的人士指出:“新凯越上,更进一步体现了本土化研发实力得到通用汽车的认可。”如此一来,凯越“血统论”的争论也应该告以段落了。
有汽车分析师认为,新凯越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上海通用能否稳坐中国汽车龙头地位。汽车分析师表示,“2007年,凯越占据了上海通用近40%的销量。此次换代成功与否,将对上海通用影响甚大。”安信证券汽车分析师孙木子指出,作为新三样的凯越,在国内堪称重量级车型,其销售排名居国内第三,仅落后老三样中的桑塔纳(20.31万辆)和捷达(20.11万辆)。
据了解,早在2006年台湾版别克凯越就已经在宝岛台湾上市,其造型针对台湾消费者的喜好进来了改进设计,融入了许多LaCrosse君越(参数配置 图库)的设计元素。直瀑式的进气格栅、U型前脸、与凯越HRV神似的锐利三角形头灯等,让台湾版凯越显得灵动精致。而已经在国内推出的新款凯越,与早前上市的君威(参数配置 图库)、君越一样,由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和上汽总公司合资组建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负责改型设计。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在国内现款凯越和台湾版新凯越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对现款凯越进行了小范围的外形改动。之所以没有进行全新的外形设计,是通用出于对畅销产品的保护,这种谨慎的小改款做法可以保证“出新”,又能够最大限度的延续现款凯越的畅销认可度。新凯越主要对车身前脸和尾部进行了重新的设计,与台湾版一样同样融入了别克君越的设计元素,与现款相比,显得大气灵动了许多,营造出同级别车型中特有的豪华和锐利的运动感。
车消费迈入“血统淡化期”·融洽
朗逸:中国的德国车还是德国的中国车?
LAVIDA朗逸成功地实现了B级车稳重大气与A级车动感流畅的完美融合。从外部造型来看,LAVIDA朗逸变化丰富的曲面细节将动感流畅的设计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令整车看起来就像一匹肌肉绷紧的赛马(参数配置 图库),随时会冲向前方;而极具冲击力的“双U”前脸强调了一种横向延伸的破竹之势,沉稳中透射出摄人心魄的高雅与大气,从前脸提拉上扬直至尾部的两条锐利棱线又增加了整车的纵向延伸感,使其在视觉上达到了B级车的大气效果。
在内饰设计上,LAVIDA朗逸也成功实现了大众传统风格和中国市场独特审美需求的融合,在秉承了大众车稳重内敛的整体风格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融入了强烈的中国韵味。飘逸的线条、到位的剪裁、和谐的色彩之间完美的结合为整辆车的内饰带来了清新怡人的感觉。而中国消费者偏爱的圆滑的线条、剑形的桃木装饰也有了更新的诠释,通过椭圆设计元素的巧妙运用,将出风口、仪表、中控面板等元素自然地连接包纳,而桃木装饰也运用了中国古典的鸟眼木纹图案,颜色也比传统木纹图案更趋浅淡明亮。与此同时,LAVIDA朗逸的内饰造型也实现了审美和功能之间的完美融合,从导航系统到安全气囊,从CD播放器到USB接口,等等,设计精湛、风格清新、结构合理。
据了解,2005年3月17日,在上海大众与大众汽车的一次卫星会议中,LAVIDA项目初次被提及。随后,上海大众的技术团队经过近15个月的时间,先后推出多个泥塑车型,并经过大众汽车的审核,最终进入数字化设计阶段,这也是国内首次完成自主品牌的整个开发流程。直到去年4月24日,上海大众的设计团队在德国狼堡完成最后优化,并最终通过大众汽车的验收。
上海大众汽车外形主设计师邵景峰介绍说,LAVIDA采用德国大众全球统一的国际设计标准,在保证德国优秀设计品质的同时又融入了更多中国市场审美需求,实现了大众全球设计战略与中国市场独特需求的完美结合。
作为上海大众精心打造的下一代A级车,LAVIDA朗逸也是德国大众全球产品战略中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而度身定制的一款全新车型。因此,你可以说是一款德系车,也可以说是一款中国特色的汽车。
可以这么说,LAVIDA朗逸的问世也预示着上海大众在自主研发道路上吹响了“冲锋号”车消费迈入“血统淡化期”·固守
名爵MG TF:血统论最后的捍卫者?
名爵MG TF跑车在国内亮相近两年后,终于于5月26日正式上市。据悉,作为首款进行国产化的国际品牌跑车,MG TF的售价高出此前的国产跑车华晨酷宝至少一倍。
名爵MGTF跑车在国内亮相近两年后,终于在5月26日开始正式销售。据悉,作为首款进行国产化的国际品牌跑车,MGTF的售价高出此前的国产跑车华晨酷宝至少一倍,并且比同配置的进口现代酷派贵了30%以上。而“纯正英伦跑车血统”,成为了MGTF跑车迈入市场的最大筹码。
如果以悠久历史作为卖点,那么MGTF的确有很多值得令人称道的光辉过去。英国女王登基50周年的贺礼、小贝爱妻维多利亚的座驾、大英百科全书对“跑车”一词的范例注释,MGTF可说是凝聚了MG品牌84年对跑车的不懈追求。
MGTF的设计师彼得·斯蒂文斯先生是世界跑车设计界的传奇人物,几乎所有版本的跑车名录中都会出现他的名字,所设计的著名车型中除了MGTF之外还有MGX-Power、麦克拉伦F1道路跑车、1999年勒芒大赛的冠军车型宝马、莲花Elan和Esprit、捷豹的XJR-15等,在他的职业生涯中,Peter曾和许多世界一流的汽车公司并肩设计,包括兰博基尼、宝马、克莱斯勒、福特、通用、劳斯来斯等,但这位大师本人却认为,MGTF才是他一生中最骄傲的作品,2003年,世界跑车王国意大利的L’Automobile piùBelladel Mondo (世界上最美车型评委会)将MGTF评选为“最漂亮的敞篷跑车”。
作为MG品牌二战后全力推出的MGT系列最新一款(TA、TB、TC、TD、TF)产品,MGTF成为整个英系跑车阵营挑战世界诸强的代表之作,尤其在北美市场战绩显赫,被誉为“改变了北美跑车市场格局”,一直到2005年,MGTF都拥有世界跑车销量冠军的王座。不过在光辉历史之外,MGTF也面临着一些较为棘手的实际问题。这款车型从2002年在英国面市至今有6年,而自从2004年开始就在国内销售,可说已到了一款产品生命周期的尾端。若不是因为罗孚收购的波折,新一代的TF早已发布。实际上,已有消息称在第57届英国MG国际赛车节上,南汽发布了由英国长桥工厂生产的新款MGTF双座敞篷跑车。据悉,对产品外观、内饰改变后的新款MGTF将于年底在英国上市销售,而真正换代的产品则会在2010年上市。如此看来,以6年前技术打造的国产MGTF可能只是一款过渡产品,它距离改款产品只差半年,距离换代产品也只有两年的时间。
除了产品过老之外,MGTF的英伦跑车定位在血统论逐步淡化的当今中国市场较为乏力。在其它品牌纷纷以中国要求变化甚至打造自己产品时,坚守原汁原味的MGTF在本土化上就出现了先天不足,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定位和东风雪铁龙推出赛纳与毕加索时非常相似。
MGTF已经成为了“血统论”购车观念的最后捍卫者,如果以一款个性化产品来分析,MGTF的确做到了差异。但MGTF的这种特殊差异化是这款产品的卖点,却不应是MG要走的路。
车消费迈入“血统淡化期”·固守
名爵MG TF:血统论最后的捍卫者?
名爵MG TF跑车在国内亮相近两年后,终于于5月26日正式上市。据悉,作为首款进行国产化的国际品牌跑车,MG TF的售价高出此前的国产跑车华晨酷宝至少一倍。
名爵MGTF跑车在国内亮相近两年后,终于在5月26日开始正式销售。据悉,作为首款进行国产化的国际品牌跑车,MGTF的售价高出此前的国产跑车华晨酷宝至少一倍,并且比同配置的进口现代酷派贵了30%以上。而“纯正英伦跑车血统”,成为了MGTF跑车迈入市场的最大筹码。
如果以悠久历史作为卖点,那么MGTF的确有很多值得令人称道的光辉过去。英国女王登基50周年的贺礼、小贝爱妻维多利亚的座驾、大英百科全书对“跑车”一词的范例注释,MGTF可说是凝聚了MG品牌84年对跑车的不懈追求。
MGTF的设计师彼得·斯蒂文斯先生是世界跑车设计界的传奇人物,几乎所有版本的跑车名录中都会出现他的名字,所设计的著名车型中除了MGTF之外还有MGX-Power、麦克拉伦F1道路跑车、1999年勒芒大赛的冠军车型宝马、莲花Elan和Esprit、捷豹的XJR-15等,在他的职业生涯中,Peter曾和许多世界一流的汽车公司并肩设计,包括兰博基尼、宝马、克莱斯勒、福特、通用、劳斯来斯等,但这位大师本人却认为,MGTF才是他一生中最骄傲的作品,2003年,世界跑车王国意大利的L’Automobile piùBelladel Mondo (世界上最美车型评委会)将MGTF评选为“最漂亮的敞篷跑车”。
作为MG品牌二战后全力推出的MGT系列最新一款(TA、TB、TC、TD、TF)产品,MGTF成为整个英系跑车阵营挑战世界诸强的代表之作,尤其在北美市场战绩显赫,被誉为“改变了北美跑车市场格局”,一直到2005年,MGTF都拥有世界跑车销量冠军的王座。不过在光辉历史之外,MGTF也面临着一些较为棘手的实际问题。这款车型从2002年在英国面市至今有6年,而自从2004年开始就在国内销售,可说已到了一款产品生命周期的尾端。若不是因为罗孚收购的波折,新一代的TF早已发布。实际上,已有消息称在第57届英国MG国际赛车节上,南汽发布了由英国长桥工厂生产的新款MGTF双座敞篷跑车。据悉,对产品外观、内饰改变后的新款MGTF将于年底在英国上市销售,而真正换代的产品则会在2010年上市。如此看来,以6年前技术打造的国产MGTF可能只是一款过渡产品,它距离改款产品只差半年,距离换代产品也只有两年的时间。
除了产品过老之外,MGTF的英伦跑车定位在血统论逐步淡化的当今中国市场较为乏力。在其它品牌纷纷以中国要求变化甚至打造自己产品时,坚守原汁原味的MGTF在本土化上就出现了先天不足,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定位和东风雪铁龙推出赛纳(参数配置 图库)与毕加索(参数配置 图库)时非常相似。
MGTF已经成为了“血统论”购车观念的最后捍卫者,如果以一款个性化产品来分析,MGTF的确做到了差异。但MGTF的这种特殊差异化是这款产品的卖点,却不应是MG要走的路。
车消费迈入“血统淡化期”·评论
“血统论”过气后车市走向何方?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汽车也进入快速发展的30年,从当年大众一枝独秀,到现在全球品牌云集、自主品牌百花齐放,中国车市也从以大众为代表的欧洲品牌,以通用为代表的美系品牌,到进入以丰田、本田和日产为代表的日系品牌消费时代。
随着乘用车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以低价取胜的自主品牌和韩系品牌的市场份额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遭遇大幅下滑,而以节油著称的日系品牌却开始大举上攻。
来自北京波尔卡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研究表明,从去年第三季度起,日系品牌开始全面领军国内市场。日系品牌在乘用车的三大领域:轿车、越野车和商务车领域市场份额均节节攀高,首次在三个细分市场均占据首位。
在轿车市场,日系品牌突破了和欧系品牌不断交替上升的局面,成为近三年来第一个市场份额突破30%的系别。越野车市场,日系品牌取代了此前一直领先的自主品牌跃居第一。商务车市场,日系品牌同样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其市场第一的地位亦难以撼动。
目前来看,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已是真正的跨国企业。生产和设计运营部门遍布全球,拥有覆盖美国、欧洲、中国、东南亚和南亚、澳洲以及南非的强大供应链网络。他们在美国、中国和日本三大汽车市场上地位稳固,并不断努力争夺欧洲市场的份额。日本汽车制造商为规划和实施付出了多年努力,在美国和其他主要市场上,采购和生产战略已为他们盈利。
在对推出“精益生产”概念的国家汽车计划报告进行研究后,东京大学教授藤本隆宏认为,日本汽车产业制造的组织能力和深层次竞争力有着稳定的优势。其中,平台的竞争将最大程度上集中制造方面的优势,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设计和新能源产品的研发上面,如日产将原有的22个产品平台调整为15个。
这样的结果就是产品的同质化。直接反映在市场上,就是同级别的车型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集中于A、B级车上面,竞争近于白热化的车型之间价格差异仅几百元。
那么决定汽车市场的走向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呢?简单理解是品牌,而深层面上我比较认同科尔尼的看法,就是企业文化。
科尔尼咨询公司认为,公司传统、社会和商业文化的本质差异,使每一家汽车制造商的计划和举措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对公司的战略和行动造成了长远影响,最终决定着汽车行业世界排名及未来发展走势。
而在中国,只有最了解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才有可能成功。
江西十佳男科医院
新生儿腹胀腹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