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荷和莲的区别的介绍
2020-02-10 16:09:30
一直喜欢荷。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芙容,俗名水芙蓉,其实就是荷。
喜欢她田田的叶子,喜欢她宛若凌波仙子的韵致,更喜欢她幽寂的夜里的暗香浮动。
无风时,静若处子。有风时,随风而舞,娉娉婷婷,婀婀娜娜,无欲无争,云水禅心 。霏霏细雨里,宛若出浴的少女,楚楚可人 。
参禅,修身,养性, 终于顿悟了,为什么紫陌红尘里,有那么多的芸芸众生,那么多的布衣,纷纷想做佛前的一朵清莲了,无悲无喜,无惧无忧,慈心善目,渡人渡己。
那是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人生的极致。
西北少雨,因而也少水,也少池塘,也少梦里诗意的荷。
因而早先对荷的认知,都于文学作品,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像席慕蓉的《莲的心事》像北宋周敦颐《爱莲说》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句子。
给荷赋予了诗的意象,人文的情怀,清洁的思想,荷,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荷了,更是一种象征 。
溶溶的月光里,幽幽的星辉下,夕暮的晚风中,氤氲着淡淡的香息,律动着清丽的光影,空灵,娴雅,纯洁,怡然。
直面梦里的荷,真正近距离的,还是在有中国三大火炉之称的武汉。
那年在中国地质大学进修,周末,没课,便去了磨山脚下的东湖。
江南,水乡,水多。
湖畔,是一排排高大挺拨的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湖里,波光潋滟,一片又一片的荷,宛若养眼走心的碧玉,缀饰在宽阔的湖面上,绿肥红瘦。风生水起,随着细碎的水波,硕大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花,轻轻地漾动,曼妙地起舞 。
我索性脱了鞋,绾起裤管,坐在有长长石阶的堤岸上,在盈耳的时缓时疾的蝉鸣声中,把双脚浸进了碧波荡漾的湖水里,享受那一刻的恬适与安然。任时光从肩头眉稍轻轻地滑落,忘却了桑拿样的溽热,忘却了离家别舍的落寞与惆怅。
三十多年前,在昆明上学。乘车去市里,总要途经北郊一个叫莲花池的站。
听本地的同学说,那里,有吴三桂的红颜知己陈圆圆的梳妆台,但已在文革中毁损殆尽。所以直到毕业,也没有在那里下车,也没有在那里留下过青涩的身影。
莲花池,顾名思义,自然是有一池盈盈的碧水,一池风吹影动的荷花的。只是物是人非,历经了二百多年的沧桑岁月,已不再是清初陈圆圆临水照影的池水,春风得意时眼眸里的夏荷了。
我常常想:陈圆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呢?值得二十八岁就官至总兵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引清兵入关,引狼入室,改写了华夏历史的进程?
史海沉钩,据说,陈圆圆自小伶俐聪慧,色艺双绝,有沉鱼落雁之容, 一见倾城,再见倾国 之貌。
陈圆圆跟随做了平西王的吴三桂到了云南的昆明,就定居在为她而建的有莲花池的安阜园”内。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亭台楼阁,假山水榭,栈道石桥,奇花异木,应有尽有,极尽奢华。
清康熙年间,吴三桂因削蕃而复又反清,陈圆圆便出家为尼,六根清净,与青灯黄卷木鱼为伴。当闻知吴三桂亡故,绝决地自沉莲花池,芳华落地,香消玉陨。
泥沙俱下的浩浩历史大潮下,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子,一个有情有义的女子,一个报知遇之恩的女子,一个貌美如仙的女子,一个娉婷袅袅如莲的女子,就这样,给自已的一生画上了最后的休止符。
回眸过往,因与莲花池失之交臂,心里总萦绕着浅浅的缺憾和懊悔。
我想,三十多年前,不是因一念之差,若去了莲花池,我是否会怜香惜玉?在那一池的绿荷间,是否还能寻觅到陈圆圆那一缕幽幽的香瑰?
- 上一篇:嘿,魔法师 第162章 啪啪
- 下一篇:br人们说陈大鸣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