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容之处
2020-02-17 20:33:38
动容之处,情入骨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讲述着特殊的回忆。隔着一张纸的厚度,略显粗糙的纸质,故事的背后,不仅是故事,那些远去的面容带着不变的笑意,被收藏,被铭刻。
对于史铁生的印象,在未读这本书以前,脑海中仅浮现的是一个两条腿残疾的作家和他的那篇《秋天的怀念》。等我真正陷进了他的文字里,读尽灵魂,明白牵牛花初开的季节,生命还会一样绽放,正如文中所写:“夕阳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旭日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散烈烈朝晖之时。”
享受这本书里的语言,如同从废墟上开出花朵,将那记忆深处的往事向我们娓娓道来。全书犹使我感动的是《我与地坛》这一章节中的一句:“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口气读完,内心慢慢地会从波涛汹涌中孕育出一份平静。与地坛相伴,与母亲相伴,一个失魂落魄的年轻人最终还是抵挡住了无情命运的摧残,找到了写作这一人生出路。可惜待到云开雾散之后,凭栏四望,月明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在那个苦难沉重的岁月里,那个操劳的身影,将母爱的伟大渗透得深彻。
“最后的练习是/沿悬崖行走/梦里我听见/灵魂/像一只飞虻/在窗户那儿嗡嗡作响/在颤动的阳光里/边舞边唱/眺望就是回想。”
“谁说我没有死过/出生以前/太阳已无数次起落/悠久的时光被悠久的虚无吞并/又以我生日的名义/卷土重来。”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你是否能听出/往日已归去哪里/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在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之中/生死同一。”
三首诗摘抄自《记忆与印象Ⅱ》这一章节,感谢我拥有的是一本纸质书,可以随意翻动,并在有兴趣的位置做上标记。关于《记忆与印象》作者一共写了两大章节,第一部分讲的是家人和老家的建筑,第二部分主要讲儿时的玩伴的感想。“文革”时期的故事多半是碎片式的,在这个被切割过的历史里,心田永远记挂着孤单的日子里的那些结局或悲或喜的人儿。“互相埋没的心流,在孤单中祈祷,在破碎处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印象,是一座牢笼,同时也是一片天空。
安静的心魂之旅中,我们暂不去抨击那段斗私批修的历史,流淌的时间长河中总能留下璀璨的星光,萦绕在脑海,成为笔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二姥姥,八子,珊珊,小桓,B老师,庄子,姥爷,大舅,孙姨,梅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幸遭遇,但作者的笔调却不似那么冷涩凄惨,轻松的调子中埋藏的是浓烈的情,像在描述一场又一场的梦,有了皈依的黑夜,也不再惧怕未知的前途。
读史铁生的文字,慢慢地读出一种叫“乐观optimistic”的情绪。那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轻魂在园中游荡,“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这句话亦令我感触颇多。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一书中提出了“写作的零度”这一概念,史铁生的想法是“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我的想法是“写作的零度”即是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所追求的一种干净的倾述,过尽千帆,长风破浪,还能保持自我的初衷与本质。
曾经我是不喜欢史铁生这个作家的,直到我完整地看完了这本书。知乎上有句话是这么评价史铁生的:“他首先是一个卓越的作家,其次是一个顽强的职业病人,大家都知道他的后一个身份,却因此常常忘了他的前一个身份,以至于将史铁生符号化了。”读完《我与地坛》,我的感受只有一个字:美,他文字的感人不单纯是因为他个人的病痛,而是他确实是个卓越的作家。丝毫不佶屈聱牙,朴实的话胜过千言万语,希望在写作背后熠熠生辉,或许这是让我最敬佩他的一点,作为“职业病人”,他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但他的才华从未被掩盖,能做到如此,实属不易。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恰如庄生晓梦迷蝴蝶,远离了地坛,屡屡回忆起双腿残废后在地坛度过的日子,虚无的界线,似乎已经二者融合。回望地坛,瞥去污浊,畸形,歧路和伪劣,还是一如既往地守着风雨,守着四季的歌咏。
心中有一个圣地,一座殿堂,笔下有一缕清香,一份衷肠,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伴着晚霞穿越大街小巷,渐渐消逝。“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路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这是梵高所说的的“经历生活”,亦是每一个人的经历生活。
共 170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在中国文学史上,史铁生是不得不提的一位。韩少功评论其“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进而读史铁生这个人,读他的灵魂。作者摘取《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Ⅱ》等中的文段加以分析,得出史铁生文字里的乐观,并且引用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来盛赞其干净的倾述,灵魂的眺望。最后是作者对史铁生的综合印象与评价,这个职业是生命,业余是写作的“职业病人”在文学领域里“站”了起来,并且不断奔跑着,经历着生活的苦难与生命的美好。作者毫不吝惜对于史铁生的赞誉,引用诸多名人的语句来阐述史铁生的可贵精神,论证严密丰富,行文干脆利落,真正是通过作品来对话史铁生先生。欣赏佳作,推荐阅读。【编辑:随风逐梦】
1 楼 文友: 2016-07-1 22:58:45 感谢作者分享精彩文章,带我们走近史铁生先生,他确实是让人敬佩不已的文人,无论是精神还是文学。编按解读不到位的地方还请见谅,祝夏日安好,创作愉快。 落花谱锦瑟,馨墨描相思。
回复1 楼 文友: 2016-07-14 14: 9:10 解读的特别棒~
2 楼 文友: 2016-07-1 2 : 1:42 文章标题做了修改,还请见谅。 落花谱锦瑟,馨墨描相思。
楼 文友: 2016-07-22 17:20:52 一本特别美的书,推荐大家阅读~ 喜欢幕后,不喜人前,在别人看不到的背后努力做自己的小太阳。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11个月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回事首大医院宋维贤
对于史铁生的印象,在未读这本书以前,脑海中仅浮现的是一个两条腿残疾的作家和他的那篇《秋天的怀念》。等我真正陷进了他的文字里,读尽灵魂,明白牵牛花初开的季节,生命还会一样绽放,正如文中所写:“夕阳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旭日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散烈烈朝晖之时。”
享受这本书里的语言,如同从废墟上开出花朵,将那记忆深处的往事向我们娓娓道来。全书犹使我感动的是《我与地坛》这一章节中的一句:“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口气读完,内心慢慢地会从波涛汹涌中孕育出一份平静。与地坛相伴,与母亲相伴,一个失魂落魄的年轻人最终还是抵挡住了无情命运的摧残,找到了写作这一人生出路。可惜待到云开雾散之后,凭栏四望,月明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在那个苦难沉重的岁月里,那个操劳的身影,将母爱的伟大渗透得深彻。
“最后的练习是/沿悬崖行走/梦里我听见/灵魂/像一只飞虻/在窗户那儿嗡嗡作响/在颤动的阳光里/边舞边唱/眺望就是回想。”
“谁说我没有死过/出生以前/太阳已无数次起落/悠久的时光被悠久的虚无吞并/又以我生日的名义/卷土重来。”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你是否能听出/往日已归去哪里/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在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之中/生死同一。”
三首诗摘抄自《记忆与印象Ⅱ》这一章节,感谢我拥有的是一本纸质书,可以随意翻动,并在有兴趣的位置做上标记。关于《记忆与印象》作者一共写了两大章节,第一部分讲的是家人和老家的建筑,第二部分主要讲儿时的玩伴的感想。“文革”时期的故事多半是碎片式的,在这个被切割过的历史里,心田永远记挂着孤单的日子里的那些结局或悲或喜的人儿。“互相埋没的心流,在孤单中祈祷,在破碎处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印象,是一座牢笼,同时也是一片天空。
安静的心魂之旅中,我们暂不去抨击那段斗私批修的历史,流淌的时间长河中总能留下璀璨的星光,萦绕在脑海,成为笔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二姥姥,八子,珊珊,小桓,B老师,庄子,姥爷,大舅,孙姨,梅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幸遭遇,但作者的笔调却不似那么冷涩凄惨,轻松的调子中埋藏的是浓烈的情,像在描述一场又一场的梦,有了皈依的黑夜,也不再惧怕未知的前途。
读史铁生的文字,慢慢地读出一种叫“乐观optimistic”的情绪。那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轻魂在园中游荡,“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这句话亦令我感触颇多。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一书中提出了“写作的零度”这一概念,史铁生的想法是“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我的想法是“写作的零度”即是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所追求的一种干净的倾述,过尽千帆,长风破浪,还能保持自我的初衷与本质。
曾经我是不喜欢史铁生这个作家的,直到我完整地看完了这本书。知乎上有句话是这么评价史铁生的:“他首先是一个卓越的作家,其次是一个顽强的职业病人,大家都知道他的后一个身份,却因此常常忘了他的前一个身份,以至于将史铁生符号化了。”读完《我与地坛》,我的感受只有一个字:美,他文字的感人不单纯是因为他个人的病痛,而是他确实是个卓越的作家。丝毫不佶屈聱牙,朴实的话胜过千言万语,希望在写作背后熠熠生辉,或许这是让我最敬佩他的一点,作为“职业病人”,他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但他的才华从未被掩盖,能做到如此,实属不易。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恰如庄生晓梦迷蝴蝶,远离了地坛,屡屡回忆起双腿残废后在地坛度过的日子,虚无的界线,似乎已经二者融合。回望地坛,瞥去污浊,畸形,歧路和伪劣,还是一如既往地守着风雨,守着四季的歌咏。
心中有一个圣地,一座殿堂,笔下有一缕清香,一份衷肠,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伴着晚霞穿越大街小巷,渐渐消逝。“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路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这是梵高所说的的“经历生活”,亦是每一个人的经历生活。
共 170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在中国文学史上,史铁生是不得不提的一位。韩少功评论其“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进而读史铁生这个人,读他的灵魂。作者摘取《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Ⅱ》等中的文段加以分析,得出史铁生文字里的乐观,并且引用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来盛赞其干净的倾述,灵魂的眺望。最后是作者对史铁生的综合印象与评价,这个职业是生命,业余是写作的“职业病人”在文学领域里“站”了起来,并且不断奔跑着,经历着生活的苦难与生命的美好。作者毫不吝惜对于史铁生的赞誉,引用诸多名人的语句来阐述史铁生的可贵精神,论证严密丰富,行文干脆利落,真正是通过作品来对话史铁生先生。欣赏佳作,推荐阅读。【编辑:随风逐梦】
1 楼 文友: 2016-07-1 22:58:45 感谢作者分享精彩文章,带我们走近史铁生先生,他确实是让人敬佩不已的文人,无论是精神还是文学。编按解读不到位的地方还请见谅,祝夏日安好,创作愉快。 落花谱锦瑟,馨墨描相思。
回复1 楼 文友: 2016-07-14 14: 9:10 解读的特别棒~
2 楼 文友: 2016-07-1 2 : 1:42 文章标题做了修改,还请见谅。 落花谱锦瑟,馨墨描相思。
楼 文友: 2016-07-22 17:20:52 一本特别美的书,推荐大家阅读~ 喜欢幕后,不喜人前,在别人看不到的背后努力做自己的小太阳。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11个月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回事首大医院宋维贤
相关资讯
-
郑秀文劳动节晒健身照,从某处细节看出她与许志安的情意稳定
2024-12-09
自从的港媒曝白光薛凯琪在游览车之中与年前钟嘉欣黄心颖激吻,薛凯琪开会招待会承认错误。原本很多人以为容祖儿会和薛凯琪闹矛盾,甚至恋情,但万万想不到,容
-
“资本大鳄”王冉:51岁改嫁小17岁童瑶,凭一己之力“捧红”娇妻
2024-07-25
童谣在2021年市花颁荣誉奖典礼上事与愿违挤掉多位都曾女明星拿到“后视”头衔后,观众的可怕多于祝贺。 直到观众深入阅读了童瑶,老公和王冉的的资讯,他们才意
-
时尚媒体|梵克雅宝妻女Alexandre Benjamin Navet 演绎诗意花园|广州时尚媒体
2024-05-20
刊发平台:冷眼豪华观察站 时尚媒体讯:时逢,翩然而至,Van Cleef Max Arpels梵克雅宝终于携手2017年Grand Prix Design Parade Toulon奖项获奖者Alexandre Benjamin Navet,协力演绎繁花
-
夏日运动季 选一款动感腕表|封面天天见·逛姐出街
2024-05-07
火热春季的到来,非常是激发了大家运动的热忱,让汗水与快乐肆意恣意。无论是在场地还是露天,无论是在深海、湖上还是在乡野、和城市大峡谷,佩带一款适合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