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编辑了中国近三十年来的一些优秀诗歌
2020-03-08 04:05:41
近来,闲暇之余捧读徐敬亚先生主编的《中国诗典》(1978—2008)。该书编辑了中国近三十年来的一些优秀诗歌,阅览全书便对中国诗歌的全貌有个大致的了解,读之受益颇多。其中有一首诗歌读来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诗人瘦西鸿的《轻与重》。首先申明,由于本人对诗歌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谈不上赏析,只能写一写自己的读后感受而已。
瘦西鸿,当代著名诗人。四川仪陇人。已出版诗集《只手之音》,《方块字》,《瘦行书》和散文集《如此干净的身体》。著作颇丰。对于他的作品我也读过不少,比较欣赏诗人的写作风格。我认为,他写的诗歌不晦涩难懂,语言流畅而且技巧娴熟。还是闲话少说,且来欣赏诗人的诗歌《轻与重》。
首先,这一首诗的主题深刻,立意新颖。关于生命这个话题,我们永远讨论不完。但要想从中有所突破,实乃不易。尤其是用简短的诗歌来剖析生命的话题,那就更是难上加难。这一点,诗人瘦西鸿做的非常完美,而且巧妙。诗歌中从我们的身体作为切入口,选择身体里的“血液”和“骨头”,这两个谁轻谁重?很显然,“血液”和“骨头”只是作为一种意象,是诗人剖析生命的手术刀,或者说是道具。诗人想借此来打开生命的大门,抵达灵魂的深处。读到此处,令我想起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力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所以文章题目借用了小说名。小说中有一段关于生命的轻与重的经典叙述,诗人的诗歌与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想借小说的话语来剖析诗人的诗歌。小说中写道“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在地上。”“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就像诗人在诗歌中写到的一样“一切都轻了只有一个看不见的盒子∕重了盛着那么多虚无的回忆。”生命就是这样,到底谁重谁轻?到底怎么选择?小说的另一句对诗歌有着最好的诠释:“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生命就应该负重而行。
其次,这首诗给我最深刻的是语言简洁明快,如行云流水般酣畅。通读全诗找不到晦涩拗口的词句,浅如白话。这是应该值得提倡的,就像唐朝诗人白居易一样诗写好后要读给老妪听。让所有人都能看懂,那才是真正的好诗。也只有这样,诗歌才有出路。诗人用很浅显的几句完成了对生命的叩问,让我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不停的劳作,无须分清谁重谁轻?生命的实质尽显在诗人的诗句之中,到最后“一切都轻了只有一个看不见的盒子”。生命达到升华,“重了盛着那么多虚无的回忆。”诗人用最简洁的语言让我们彻底地明了生命的深刻哲理。在诗人的另一首《像风一样轻》中也在追问同样的话题。人在风中失去重量,变得虚无缥缈。正像诗中所说“其实,一个人在最无助的时候∕才是真实的他自己∕悬在空中,而风又从四面八方乱吹∕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会停在哪里∕但我最终发现了对付它的秘密∕我会把自己掏空藏在光线的对面∕只留下自己的影子,像风一样轻”。两首诗相比较。后者要难理解一些,没有前者语言通透清晰,言简意赅。
最后有一点不得不说的,那就是诗人的写作技巧。一个深刻的话题,诗人运用短短的五节十三句就剖析透彻。而且诗歌中仅运用了两个意象,“血液”和“骨头”随手拈来,运用我们的身体的一部分来阐述生命,那就更简洁。另外诗人的诗歌语言 表现在他文学上的深厚功底,是常人所不能及的。“血液的河流会化成烟缕∕骨头的枝干会化成灰烬。”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貌。
另,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只能对此诗作浅显的品读。如理解有偏差,敬请各位斧正!给我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谢谢!
附:《轻与重》
瘦西鸿
我不知道身体里的血液与骨头
哪个更轻哪个更重
骨头支撑着我直立行走
血液撞击着我四处奔波
但他们都是道具
真正的主角是生活让我不停地劳作
而当我沉睡在夜里
血液不再需要力气骨头也失去重量
如果有一天我被烧掉
血液的河流会化成烟缕
骨头的枝干会化成灰烬
一切都轻了只有一个看不见的盒子
重了盛着那么多虚无的回忆 共 165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品读名家短诗,从诗歌的立意新颖入手,采用对照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力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说明诗人剖析生命的话题。分析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联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加以举例分析,“一切都轻了只有一个看不见的盒子”,“重了盛着那么多虚无的回忆”,点出作者深入浅出的艺术风格,最后阐述诗歌的意象“血液”和“骨头”,借用人的身体组件阐述哲理,比喻贴切自然,显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分析问题点到为止,让人细细品味,给人以回旋的余地。欣赏美文。【编辑:销愁隐者】
1 楼 文友: 2011-11-17 08:5 :17 品读名家短诗,从诗歌的立意新颖入手,采用对照捷克小说家米兰 昆德拉的力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说明诗人剖析生命的话题。分析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联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加以举例分析, 一切都轻了只有一个看不见的盒子 , 重了盛着那么多虚无的回忆 ,点出作者深入浅出的艺术风格,最后阐述诗歌的意象 血液 和 骨头 ,借用人的身体组件阐述哲理,比喻贴切自然,显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分析问题点到为止,让人细细品味,给人以回旋的余地。欣赏美文。【编辑:销愁隐者】 高中语文教师,大学本科毕业。文学爱好者。
2 楼 文友: 2011-11-17 18: 7:57 只能浅析,谈不上品读,感谢斧正!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楼 文友: 2011-11-17 21:50:02 生命是坚韧而脆弱的,不能承受之重,诗歌如一叶扁舟,可以赋予生命所有的轻与重,只是,有些沉重是心无法载予的。 紫陌千尘,一笑叹花
4 楼 文友: 2011-11-17 21:56:24 本篇文字紧扣原诗加以分析,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但是若再进一步拓展延伸,比如联系现实生活,或者联系到生命,则内容会丰盈很多。文字高于生活,也来自于生活,当生活与生命所有的来去在文字里找寻到安放的归宿时,生活与生命的本生也就一切都可以用值得与有所依来定位了。
感谢投稿,愿与您共同进步,是最大的希冀! 紫陌千尘,一笑叹花
5 楼 文友: 2011-11-18 05:55:42 谢谢指导,问候!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广州癫痫病医院地址脑动脉轻度硬化颈椎病怎样治疗
瘦西鸿,当代著名诗人。四川仪陇人。已出版诗集《只手之音》,《方块字》,《瘦行书》和散文集《如此干净的身体》。著作颇丰。对于他的作品我也读过不少,比较欣赏诗人的写作风格。我认为,他写的诗歌不晦涩难懂,语言流畅而且技巧娴熟。还是闲话少说,且来欣赏诗人的诗歌《轻与重》。
首先,这一首诗的主题深刻,立意新颖。关于生命这个话题,我们永远讨论不完。但要想从中有所突破,实乃不易。尤其是用简短的诗歌来剖析生命的话题,那就更是难上加难。这一点,诗人瘦西鸿做的非常完美,而且巧妙。诗歌中从我们的身体作为切入口,选择身体里的“血液”和“骨头”,这两个谁轻谁重?很显然,“血液”和“骨头”只是作为一种意象,是诗人剖析生命的手术刀,或者说是道具。诗人想借此来打开生命的大门,抵达灵魂的深处。读到此处,令我想起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力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所以文章题目借用了小说名。小说中有一段关于生命的轻与重的经典叙述,诗人的诗歌与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想借小说的话语来剖析诗人的诗歌。小说中写道“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在地上。”“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就像诗人在诗歌中写到的一样“一切都轻了只有一个看不见的盒子∕重了盛着那么多虚无的回忆。”生命就是这样,到底谁重谁轻?到底怎么选择?小说的另一句对诗歌有着最好的诠释:“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生命就应该负重而行。
其次,这首诗给我最深刻的是语言简洁明快,如行云流水般酣畅。通读全诗找不到晦涩拗口的词句,浅如白话。这是应该值得提倡的,就像唐朝诗人白居易一样诗写好后要读给老妪听。让所有人都能看懂,那才是真正的好诗。也只有这样,诗歌才有出路。诗人用很浅显的几句完成了对生命的叩问,让我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不停的劳作,无须分清谁重谁轻?生命的实质尽显在诗人的诗句之中,到最后“一切都轻了只有一个看不见的盒子”。生命达到升华,“重了盛着那么多虚无的回忆。”诗人用最简洁的语言让我们彻底地明了生命的深刻哲理。在诗人的另一首《像风一样轻》中也在追问同样的话题。人在风中失去重量,变得虚无缥缈。正像诗中所说“其实,一个人在最无助的时候∕才是真实的他自己∕悬在空中,而风又从四面八方乱吹∕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会停在哪里∕但我最终发现了对付它的秘密∕我会把自己掏空藏在光线的对面∕只留下自己的影子,像风一样轻”。两首诗相比较。后者要难理解一些,没有前者语言通透清晰,言简意赅。
最后有一点不得不说的,那就是诗人的写作技巧。一个深刻的话题,诗人运用短短的五节十三句就剖析透彻。而且诗歌中仅运用了两个意象,“血液”和“骨头”随手拈来,运用我们的身体的一部分来阐述生命,那就更简洁。另外诗人的诗歌语言 表现在他文学上的深厚功底,是常人所不能及的。“血液的河流会化成烟缕∕骨头的枝干会化成灰烬。”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貌。
另,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只能对此诗作浅显的品读。如理解有偏差,敬请各位斧正!给我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谢谢!
附:《轻与重》
瘦西鸿
我不知道身体里的血液与骨头
哪个更轻哪个更重
骨头支撑着我直立行走
血液撞击着我四处奔波
但他们都是道具
真正的主角是生活让我不停地劳作
而当我沉睡在夜里
血液不再需要力气骨头也失去重量
如果有一天我被烧掉
血液的河流会化成烟缕
骨头的枝干会化成灰烬
一切都轻了只有一个看不见的盒子
重了盛着那么多虚无的回忆 共 165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品读名家短诗,从诗歌的立意新颖入手,采用对照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力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说明诗人剖析生命的话题。分析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联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加以举例分析,“一切都轻了只有一个看不见的盒子”,“重了盛着那么多虚无的回忆”,点出作者深入浅出的艺术风格,最后阐述诗歌的意象“血液”和“骨头”,借用人的身体组件阐述哲理,比喻贴切自然,显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分析问题点到为止,让人细细品味,给人以回旋的余地。欣赏美文。【编辑:销愁隐者】
1 楼 文友: 2011-11-17 08:5 :17 品读名家短诗,从诗歌的立意新颖入手,采用对照捷克小说家米兰 昆德拉的力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说明诗人剖析生命的话题。分析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联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加以举例分析, 一切都轻了只有一个看不见的盒子 , 重了盛着那么多虚无的回忆 ,点出作者深入浅出的艺术风格,最后阐述诗歌的意象 血液 和 骨头 ,借用人的身体组件阐述哲理,比喻贴切自然,显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分析问题点到为止,让人细细品味,给人以回旋的余地。欣赏美文。【编辑:销愁隐者】 高中语文教师,大学本科毕业。文学爱好者。
2 楼 文友: 2011-11-17 18: 7:57 只能浅析,谈不上品读,感谢斧正!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楼 文友: 2011-11-17 21:50:02 生命是坚韧而脆弱的,不能承受之重,诗歌如一叶扁舟,可以赋予生命所有的轻与重,只是,有些沉重是心无法载予的。 紫陌千尘,一笑叹花
4 楼 文友: 2011-11-17 21:56:24 本篇文字紧扣原诗加以分析,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但是若再进一步拓展延伸,比如联系现实生活,或者联系到生命,则内容会丰盈很多。文字高于生活,也来自于生活,当生活与生命所有的来去在文字里找寻到安放的归宿时,生活与生命的本生也就一切都可以用值得与有所依来定位了。
感谢投稿,愿与您共同进步,是最大的希冀! 紫陌千尘,一笑叹花
5 楼 文友: 2011-11-18 05:55:42 谢谢指导,问候!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广州癫痫病医院地址脑动脉轻度硬化颈椎病怎样治疗
- 上一篇:叙述流畅
- 下一篇:宝马全球销量增长10以上在华销量增长36
相关资讯
-
郑秀文劳动节晒健身照,从某处细节看出她与许志安的情意稳定
2024-12-09
自从的港媒曝白光薛凯琪在游览车之中与年前钟嘉欣黄心颖激吻,薛凯琪开会招待会承认错误。原本很多人以为容祖儿会和薛凯琪闹矛盾,甚至恋情,但万万想不到,容
-
“资本大鳄”王冉:51岁改嫁小17岁童瑶,凭一己之力“捧红”娇妻
2024-07-25
童谣在2021年市花颁荣誉奖典礼上事与愿违挤掉多位都曾女明星拿到“后视”头衔后,观众的可怕多于祝贺。 直到观众深入阅读了童瑶,老公和王冉的的资讯,他们才意
-
时尚媒体|梵克雅宝妻女Alexandre Benjamin Navet 演绎诗意花园|广州时尚媒体
2024-05-20
刊发平台:冷眼豪华观察站 时尚媒体讯:时逢,翩然而至,Van Cleef Max Arpels梵克雅宝终于携手2017年Grand Prix Design Parade Toulon奖项获奖者Alexandre Benjamin Navet,协力演绎繁花
-
夏日运动季 选一款动感腕表|封面天天见·逛姐出街
2024-05-07
火热春季的到来,非常是激发了大家运动的热忱,让汗水与快乐肆意恣意。无论是在场地还是露天,无论是在深海、湖上还是在乡野、和城市大峡谷,佩带一款适合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