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印象
2020-02-20 11:39:54
要么去读书,要么去旅行,身体和灵魂要有一个在路上。怀着这种心境去领略感受大海,便多了一丝美好的向往与期待,当你临近海的时候,无法追溯它年代的久远,只会惊诧于它的这种辽阔,壮观与厚重,海的美是一种情怀,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时间去看大海,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它决对不会是一尘不变的,而且善变。每个人对大海都有自己的理解,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海,惊诧于这种状态的同时,却会更加的喜欢它的色调,淡蓝,碧蓝,蔚蓝,墨蓝,深蓝。这种蓝色,是自然赋予它生命,赋予它灵性的一种蓝,是大自然对这海的眷顾,天空的蓝在其映衬下也略显逊色。
清晨,天空泛着微白,雾色缭绕,一只有着岁月浸染痕迹的怀旧色调的小木船在水面荡漾着,微风也荡起了淡淡的,轻轻的波纹,仿佛听到它温柔絮语的声音,真的感受到晨海的这份恬静了,这时,远处是海天一色,朦朦胧胧的。又仿佛是路人的脚步,惊动、惊扰、惊醒了这片海,远处也渐渐地变的清晰起来了,在阳光的照耀下,整个面也都着了色,淡淡的,油油的,也被这光亮抹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慢慢地这轻纱又被波纹荡开了。
中午时分,海也变了脸,不再是那么的温柔了,海风也变得肆虐起来,吹着每一处它所能触及到的地方,裹夹着海浪拍打着岩石,冲向阻碍它前行的万物,原来海也有它的脾气和秉性,这时的海已不再是海天一色了,海是海,天是天,它们之间隔了蓝天和白云。
傍晚,海被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时的颜色少了一些中午时分的浓烈与深遂,海浪也不那么剧烈了,变得温柔平和了一些,海边的沙滩上,游人悠闲地追逐着,也有人在沙滩上燃起了篝火,人们赤脚走在浪花的边缘,只见一片片浪花变成了碎沫,又退下去,一会儿浪花又起,浪花从脚上掠过,当你这么近距离地触及它的时候,真的感觉自己也融入了这片海。不远处,海的上空飞来了一只海鸟,它飞得那么的自信而优雅,飞得那么的快乐而执着,或许因为这里是它栖息的家园,它喜欢这片海,喜欢这波光掠影,喜欢这海天一色,喜欢这浪花朵朵,喜欢这一抹蓝,这景象美的让人流连忘返,俨然一幅美的画卷,忽然想到苏打绿的一首歌,无与伦美丽。
回到了酒店,透过房间的落地窗,疲惫了一整天的眼睛,在这个时候,远眺这片海,迷迷茫茫,朦朦胧胧的,比清晨的那种朦胧更加地朦胧了,连同这片海也融入了夜色,对这海的印象也变得淡了。
正是这种印象淡了,让我想起了它,海边的风铃草。闲庭漫步在海边的归途,海岸边野花竞放,看到了一片簇拥在一起的绿色小草,朋友说它是风铃草,它是三角形的叶子,脉络柔软,顶端开着零零散散的小花,茎杆去皮后,转动发出的声响好似风铃的声音,若不是朋友说它的名字叫风铃草,俨然就是一朵生命力极强的小花,不一样的草,像花一样的草,为这春天而绽放,为这片海而生,仿佛用这风铃的响动去唤醒并陪伴着大海的潮起潮落,每一个清晨和黄昏。
记得一本杂志上有这样的一段话,旅途中风景甚好,但不知为什么会有一种淡淡的空乏感,旅行也变得不那么着迷了。其实旅行也不能只是想当然的,外在"它要与心灵契合。
随着时间的逝去,旅途中一些抽象的景色都不那么具体了,但有些东西却会是永恒的记忆,即便微小,正如这风铃草。这次旅途中,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让我震撼与感动,这个城市的的士司机所体现出来的素质和温暖的话语,真的超越了我的想象,让我对这座陌生的海滨城市的未来更加的有信心了。这些平凡的陌生人我真的記住了,发自内心由衷的钦佩。或许人会在旅行中遭遇灵性的需要,不仅仅是只看风景。
留念于这片海,留恋这座城市陌生而平凡的人们。想到了的老人与海,也想起了朋友的一句话,不管男人女人都要经常去看海。或许是女人与海,或许是男人与海,或许是领悟了海的精粹。也许这一生你都不会去看海,但心中一定要有海,因为海是一种精神。
偏爱雨季 2013年 5月写于办公室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风铃
风铃是指可以在风吹动的情况下,发出声音的物品,多用来作为饰品。其可在风的吹动下,通过各个铃铛或其他物体的碰撞来发出声音。种类有很多,如日本风铃、八角风铃等。有人认为其会招魂,不宜摆放,但是在亚洲的一些地区,人们认为风铃能带来好运,常用风铃来预测风水。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歧王宫中竹林中,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碎玉子相触声,即知有风,号为至占风铎」,可知中国古人将碎石悬在一起,当风吹玉振,叮叮当当发出清脆的声音,称为「占风铎」,目的是用来知风。推想,占风铎应该是风铃最早的起源。
- 上一篇:共169字1页转到页编者按三首情致诗
- 下一篇:2019款宝骏510新车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