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黑公司借招聘骗财假简历欲瞒天过海夺冠
2020-11-18 07:31:40
人才市场:"黑公司"借招聘骗财 假简历欲瞒天过海
广西-南国早报龚文颖 通讯员郭毅在目前的人才招聘市场,存在两股暗流。一是黑公司的明欺暗骗令求职者痛恨;而一些求职者的小聪明和注水简历也令用人单位哭笑不得。违规企业上黑名单今年以来,南宁市人才市场对22家违规招聘的企业出示了红牌,并将它们列入违规招聘企业黑名单,至此,黑名单上的企业总数增至35家。8月下旬的一次专场招聘会上,一家从广东赶来参加招聘会的商贸公司引起了人才市场工作人员的注意:招聘信息上写着3000元月薪招聘仓库管理员、文秘,这么高的工资似乎与职位不甚相符。一看情况不妙,该公司负责人赶紧掏出一张落款为广东人才市场的招聘函,企图证明自己来路纯正。但马脚很快露了出来,工作人员一个拨到广东人才市场,证实招聘函纯属假冒,该公司被毫不留情地清理出场。9月4日,南宁市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一些来历不明的招工者利用求职人员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以高薪高福利的职位相诱,巧立名目骗取求职者的钱财。为维护求职者利益和人才市场秩序,区内各大人才市场纷纷加强了对招聘单位的审核和管理,但一些漏之鱼仍令他们防不胜防。部分求职者爱说谎8月中旬,南宁市一家用人单位参加了大中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半天时间便收到了几大摞简历。会后该用人单位抽取了10名应聘者的简历,经过检验,居然有6份经过注水。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十几个应届毕业生,竟都是学生会主席;同一班级的,竟有10个班长该用人单位的人事经理一边翻着堆积如山的简历,一边连连摇头。据南宁市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透露,这种注水的简历所占的比例并不低,五花八门的注水方法令人咋舌:有的求职者只组织过小型团队活动,却自称具有大型公关活动的组织经验。有的毕业生只在快餐店干过钟点工,却标榜有跨国公司工作经历。大胆一些的,借来别人的成绩单、奖状和证书,进行修改、复印等再加工。招聘求职呼唤诚信小心骗子!非法招聘禁而不绝,区内各人才市场转而提醒求职者多加防范,注意以下几点,非法招聘者就难以得逞。南宁市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提醒:一是求职者应与佩戴工作牌的招聘人员交谈,别理睬四处游走的人员。二是外地招聘单位通知到外地面试时,须仔细权衡,再做决定。三是在面试和录用过程中,招聘单位不得向求职者收取培训费、服装费、押金等任何费用,否则求职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四是求职者要问清单位的办公地点,勿在非办公地点单独与招聘人员见面。签约前要查看招聘单位的营业执照,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书并加盖单位公章。另外,对一些求职者在简历中掺假行为,南宁市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违背诚信的行为,破坏了正常就业秩序出现了新型的社会化、新型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而在这样一个需要用新理念、新思考的空间里面,甚至会加重就业难的状况。不仅增加了用人单位甄别人才的困难,对诚信就业的毕业生也是一种不公。这些真的对我们伤害很大。” “我们要对快船送上称赞